《世说新语》又称《世语》《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世说新语》今存*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门。今《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影印所据之本即为中华书局影印宋绍兴八年董弅刻三卷本,后附汪藻所撰之《世说叙录》。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本书装帧风格保持丛书的一致性,简单大方。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版心设计在遵照丛书编辑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更加美观。页码用汉字置于书口下方,与底色对齐,这都是细节用心之处。在书前加入底本原书的收藏单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读者了解和著录相关信息。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采用锁线胶钉,利于长时间的保存,满足部分读者的长期收藏愿望。
此次《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所据影印者,乃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影印尊经阁丛刊本,分册编排仍依中华本。原书先存金泽文库,后入前田氏尊经阁,上世纪初才有珂罗版影印本传回国内。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宋本,更接近初始面貌,可资校勘工作的依据,而且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宋人汪藻所作的叙录。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四篇、中卷九篇、下卷二十三篇。汪藻叙录首先考订书名、卷数、篇数的不同,继列考异一卷、人名谱一卷、书名一卷,均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叙录后附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可与前对校研究。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将其列入《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影印出版,以广读者。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宋宗室,长沙王刘道怜次子。永初元年(420)袭封临川王,历侍中。文帝刘义隆时,累官秘书监,中书令,荆州刺史,至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爱好文学,才词不多,招聚文学之士,采撷后汉至东晋以来士大夫的言行和遗闻、轶事,润色编撰而成。
刘孝标,本名法武,后改名峻,字孝标,平原(今属山东)人。八岁被掠为奴,贫不能自立,随母出家,后还俗。南朝梁武帝天监初为典校秘书,旋又被免。后任荆州户曹参军。曾讲学东阳紫岩山。着有《辩命论》,认为『自然』是不可抗拒的力量,鬼神不能预,圣哲不能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所注《世说新语》,乃其主要的传世之作。《梁书》卷五十、《南史》卷四十九有传。
第一册
卷上 一
德行第一 一
言语第二 三二
政事第三 一〇〇
文学第四 一一五
第二册
卷中 一
方正第五 一
雅量第六 四六
识鉴第七 六九
赏誉第八 八八
品藻第九 一四一
规箴第十 一七五
捷悟第十一 一九三
夙惠第十二 一九八
豪爽第十三 二〇一
第三册
卷下 一
容止第十四 一
自新第十五 一三
企羡第十六 一五
伤逝第十七 一七
栖逸第十八 二六
贤媛第十九 三五
术解第二十 五七
巧艺第二十一 六三
宠礼第二十二 六八
任诞第二十三 七〇
简傲第二十四 九六
排调第二十五 一〇五
轻诋第二十六 一三五
假谲第二十七 一五〇
黜免第二十八 一六〇
俭啬第二十九 一六五
汰侈第三十 一六八
忿狷第三十一 一七五
谗险第三十二 一七八
尤悔第三十三 一八一
纰漏第三十四 一九〇
惑溺第三十五 一九五
仇隟第三十六 二〇〇
第四册
世说叙录 一
考异七
琅邪临沂王氏谱 五七
太原晋阳王氏谱 九五
陈国阳夏谢氏谱 一〇七
泰山南城羊氏谱 一二三
颍川鄢陵庾氏谱 一三一
颍川颖阴荀氏谱 一四一
第五册
陈郡阳夏袁氏谱 一
河南阳翟褚氏谱 一三
河东闻喜裴氏谱 二一
陈郡长平殷氏谱二九
会稽山阴孔氏谱三七
陈留圉江氏谱 四五
吴郡陆氏谱 五三
弘农华阴杨氏谱 六三
陈留考城蔡氏谱 六九
谯国龙亢桓氏谱 七五
南乡舞阴范氏谱 八七
庐江何氏谱 九一
颍川许昌陈氏谱 九五
太原中都孙氏谱 一〇一
河东安邑卫氏谱 一〇五
会稽山阴贺氏谱 一〇九
高平金乡郗氏谱 一一三
北地傅氏谱 一一七
吴国吴郡顾氏谱 一二三
陈留尉氏阮氏谱 一三三
无谱者二十六族 一三九
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 一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