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为博士论文。开篇对春大豆锰素营养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接下来用六章内容,以实验记录的方式,分别叙述了锰素含量的多少对春大豆方方面面的影响。极具创新性和参考价值。
大豆产量提高和品质改良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优质品种的培育,栽培技术也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大豆施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N、P、K等大量或中量元素的施用数量及方法,人们长期关注氮、磷、钾等肥料的使用,而忽视了微量元素的应用,造成施肥中各种营养元素比例失调,严重影响大豆单产和品质。近年来,各地学者逐渐重视微量元素研究,其中锰元素的营养功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我国缺锰的土壤面积较多,从黑龙江省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属于缺锰土壤,特别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大面积盐碱土壤,已成为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锰素营养对春大豆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对提高大豆潜在产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本书涵盖了锰素形态、锰素施用方式和锰素施用量对大豆形态建成、干物质积累、物质代谢、保护系统、产质量等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介绍春大豆锰素营养生理的专著。在写作过程中,编写人员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展现春大豆锰素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以供大豆生产、管理工作者和高等农业院校师生及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教师张玉先教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教师张明聪和金喜军共同完成,其中张玉先教授完成第一章、第三章的编写,张明聪老师完成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的编写,金喜军老师完成第二章、第六章、第九章的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张玉先,1968年出生,辽宁省东沟县人,1991年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1998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博士学位。曾工作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博士,教授;现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博士生导师,处长,现代农业产业(大豆)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黑龙江省耕作学会理事、作物学会理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编委。先后主持过国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公益性项目等多项省部级课题;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黑龙江省农委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与教材《经济作物栽培学》、《粮食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学》的编写,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要开展大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锰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抗旱防涝土壤耕作技术研究,同时,致力于经济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研究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张明聪,1983年出生,辽宁省铁岭市人,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博士学位。现工作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黑龙江省自然基金1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研项目1项;获得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大庆市科学进步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目前主要开展大豆施肥与优质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
金喜军,1979年出生,黑龙江省嫩江人,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博士学位。现工作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研项目2项;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要开展大豆优质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第一章锰素营养研究进展()
第一节植物中锰素研究进展()
第二节土壤中锰素研究进展()
第三节锰对作物生理指标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大豆锰素营养研究()
第二章研究概况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研究概况()
第二节研究方法()
第三章锰对大豆形态建成的影响()
第一节锰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第二节锰对大豆地上部植株含水量的影响()
第三节锰对大豆根系的影响()
第四节小结()
第四章锰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第一节锰拌种对大豆苗期和初花期地上干重的影响()
第二节锰拌种与叶面喷施对大豆盛花期和鼓粒期地上干重的
影响()
第三节锰浸种和叶面喷施对大豆干重的影响()
第四节小结()
第五章锰对大豆物质代谢相关指标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第一节锰对大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第二节锰对大豆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三节锰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
第六章锰对大豆保护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锰对大豆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第二节锰对大豆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第三节锰对大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四节锰对大豆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第五节锰对大豆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第七章锰对大豆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
第一节锰拌种对大豆苗期和初花期根系活力的影响()
第二节锰拌种与叶面喷施对大豆盛花期和鼓粒期伤流量的
影响()
第三节锰浸种与叶面喷施对大豆不同生育期伤流量的
影响()
第四节小结()
第八章锰对大豆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第一节锰对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第二节锰对大豆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第三节锰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第四节锰对大豆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第五节锰对大豆光合参数的影响()
第六节锰对大豆光合产物的影响()
第七节锰对大豆内源激素的影响()
第八节锰对大豆叶片和种子中锰含量的影响()
第九章锰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一节锰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锰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第三节锰与锌、铜的交互作用及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附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