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并不是一个战争频繁、被浓厚宗教氛围笼罩的神秘国度,而是一个热情友好、包容开放、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书中不仅有风光美照和人文美图,更有生动故事和冷静思考,本书带你穿越波斯文化与伊斯兰文明,重新认识伊朗。
《走进伊朗》讲述的不仅是那里雄伟的清真寺、开阔的广场、古老的废墟,还有伊朗普通民众和民俗风情。比如在德黑兰大商人穆罕默德家里做客,在当地的伊马姆客厅里座谈,跟着德黑兰大学的几位个性可爱的教授学习,在路边的小公园里参加当地特色婚礼,在清真寺和墓地探究伊朗人的送葬习俗……从这些接地气的、娓娓道来的阐述中,可以发现一个与我们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伊朗,从而近距离感受那里的热情友好、包容开放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在,出国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抱着好奇心去探访伊朗这个长期被视为神秘的国度。他们回来后,写了很多文章,谈了各自在伊朗的经历和感受,虽然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实际上就是:看到的与听到的完全不一样。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2015 年,一位女士到伊朗旅游后在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伊朗,一个可以改变你的国家》的游记,她写道:我去伊朗之前,读了《我在伊朗长大》和佩瑜的《伊朗旅行手绘》,这两本书都是从女性视角写的,读后也都让人有点戚戚然,总觉得去伊朗是拿自己的生命冒一次险。现在平安返来,我得说,去伊朗确实是一次冒险,但并不是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冒险,而是一次冲破以往头脑里的刻板印象、遭遇异文化与反省自己的心灵冒险。
……
伊朗是一个被当今世界上误解很多的国家:没有去过伊朗的人都为伊朗贴上邪恶轴心国女性受虐地区战争狂宗教极端分子集散地等标签。但是,真正在伊朗转了一圈之后,我发现这些标签不适用于当地正常生活的伊朗人。我给伊朗贴的标签是:斑斓多彩的波斯文明古国、对旅行者超友好的热情人民、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造就的奶与蜜之地,适合生活的地方。
关于伊朗人的热情,我还是想引用她的文章:
作为一个不懂波斯语,只能勉强辨认波斯数字的人,呆在伊朗这种地方,我本应觉得孤独无助、举目无亲,但我并没有。在设拉子的街道上,穆罕默德夫妇主动向想进清真寺参观的素不相识的我们伸出援手,又开车带我们参观了设拉子的所有景点,直到日暮,还慷慨地送了我一本《哈菲兹诗集》。在德黑兰,当我迷路、语言不通地向路人打手势的时候,奥马尔先生从旁路过,不仅将我护送到目的地,还建议我坐地铁以考察民情的要求,更主动提出次日带我游览德黑兰城市。我更无法忘怀的是,当我走进清真寺的时候,当我进入女性专用地铁车厢的时候,那些黑袍和头巾下友好的笑脸和温暖的善意。我首次进入镜宫时,两个十几岁大的小姑娘主动跑来用英语问我有没有问题,她们愿意解答。
在伊斯法罕的清真寺,一位不会讲英文的大婶怜悯地看着被雨淋湿的我,送上一碗热乎乎的当地甜点,笑着做手势让我喝下去。
……
从古迹和花园,我被伊朗之美所震撼。但是,正是这些伊朗人,使我的旅行有了好故事,使这次冒险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使伊朗在我心里成为一片温暖的土地。正如有人说的:假如你喜欢充满意外和惊喜的旅行,就去伊朗而在那里,会令你最吃惊,也会给你留下最美好印象的,就是伊朗人。
这是一位第一次到伊朗旅游的女士的切身感受,也是这位女士带着偏见到伊朗旅游后的真实内心独白,甚至比任何长期从事伊朗研究工作的学者写的东西更有说服力。看了这位女士的文章后我感触很深,长期以来伊朗被西方妖魔化了,国内外一些媒体也跟着妖魔化伊朗,令人痛心。
回想起若干年前,我曾陪同一位领导人访问伊朗,到伊朗后他也曾感叹,见到伊朗街道干净整齐、社会秩序井然、文化底蕴深厚、人们脸上充满着自信的笑容,与在国内听到的关于伊朗充满恐怖、暴力的报道完全不同。我的很多朋友日常谈到伊朗时,都问我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特别是当听我说要去伊朗时,都会很关心地问:伊朗不是很恐怖吗?你去不会有什么危险吧?每当这时,我都很无奈。
我曾在不同的场合问过很多人如何看欧洲、如何看非洲、如何看中东、如何看伊朗,回答虽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是欧洲:绿色、祥和;非洲:饥饿、疾病;中东:恐怖、爆炸;伊朗:不了解,但听说是邪恶、无赖。我感到很悲哀。伊朗,一个与中国同样具有5000 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被有些人彻底妖魔化了。
还有一位朋友去伊朗旅游后写道:
我总想告诉身边人,与其说伊朗的景色美,不如说伊朗的人更美。那些看似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却又似曾相识的遭遇与经历,或许不远的将来将永远不再。
在这本书里,我不想做什么评论,只希望能够向读者介绍一个真实的、客观的伊朗,而不是去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