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华章迭出、精彩纷呈,对自然现象的记录与认识也是卷帙浩繁、哲思泉涌。本书从科普的角度,收集、整理、分析、探索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物理学知识与方法,试图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以达“以文化人、以物理人”之目的。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一是因为这是笔者的兴趣所在,二是因为考虑到了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科学与人文密不可分,相异互补,人文中含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科学中蕴藏人文的精神与内涵。科学与人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而传统文化具有突出的人文特征,物理学与传统文化都对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实践进行思考和分析,都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两者之间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从物理学的角度审视传统文化,有助于拓展认识,促进传承和创新;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物理学,有助于化抽象为形象、化兴味索然为兴趣盎然,从而提升物理学的普及程度,进一步培养公民的科学素质。
其次,科技创新呼唤文理兼通的高素质人才。从人的左右脑平衡开发的角度来讲,科学需要左脑来开展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文化需要右脑来进行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有利于保证思维的正确性,形象思维有利于激发思维的原创能力。左右脑的相互沟通意味着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更好地融合起来,这有助于唤醒创造的潜能。因此,开展融合传统文化与物理学的科普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人们在认识上跨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知识鸿沟,开阔视野,实现全面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本书在收集和挖掘资料过程中,一是收集和整理古代典籍、古代器物、现存生产工艺,以及诗词、成语和谚语中的物理学知识;二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审视和解读中华传统文化,发掘其中的精华部分,遴选可用来阐释物理学知识和方法的传统文化内容。
本书的写作,以物理学中的力、热、电磁、光等模块为架构,并增设“传统文化与物理学方法”一章展开叙述。但是作为科普图书,本书没有追求每一个模块中物理学知识的逻辑性,而是比较注重传统文化与物理学的衔接,追求文学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和谐统一。每一个主题大致都是从“传统文化赏析”、“物理学原理(方法)”及“实践与应用”三个方面来展开的。本书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用语通俗平实,尽量不使用公式,而是多用图辅助讲解。
本书是广东省科技计划科普创新领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物理学知识和思想探析”项目(编号:2016A070712014)的研究成果。在书稿酝酿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陆建隆教授的帮助和指导,以及华南农业大学徐初东、郭子政、戴占海、王先菊、刘军、谭诚臣等老师的支持与鼓励。两校的潘梓斌、梁佩妍、胡雨宸、陈怡、蒋霖峰、窦林、张一驰、郑康、朱坚峰、黄杰、钱城、王周华、陈海钏等同学参与了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此外,笔者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资深画家罗苍诗先生手绘了部分插图,这些精美插图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本书增色不少。湖北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宋全胜老师阅读了书稿,并就其中涉及的科普问题与笔者进行了探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写作可循先例很少,笔者几易其稿,且每一稿较上一稿都改动较大,终稿较初稿可谓“面目全非”。尽管笔者积累了大量文化素材,且为本书的写作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这些相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浩如烟海和物理学的博大精深而言,终究还是微不足道的。由于笔者的能力和精力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熊万杰,湖北天门人,物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佐治亚大学天文和物理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磁性材料的相变、并行计算、传统文化中的物理学知识与思想探析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及广州市社科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