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着“理”与“人”这两个主题,深入细致地分了历史上人们在这两方面所秉持的一系列代表观点和理论,指出人们对自身本性和行动理由的把握其实在许多虚妄之处。作者借助大量的例子和缜密的推理,不仅比较和提示了人类行的内在基础,而且从理性,道德和人的本性诸层面对一些传统上信以为真的道德信念和观念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该书出版后对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向产生了公认的革命性影响,无论是在元伦理学方面还是在应用伦理学方面都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本书还是著名的“哈佛教材”之一。
1.当代著名哲学家斯特劳森在《纽约书评》中评价该书说:“此类著作中鲜有在范围、丰富程度、想象力和推理的说服力方面可与之相媲美者。”
2.著名哲学家舍夫勒在《时代周刊》中认为《理与人》可能是自百年前西季威克发表《伦理学方法》以来功利主义传统中有实质性的道德哲学的伟大的著作。
3.美国《哲学论坛》1999年12月发表的一份关于20世纪西方哲学经典的调查报告将该书列入25本经典之中。
《理与人》是由英国当代道德哲学家、心灵哲学家、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研究员德里克·帕菲特撰写的一部道德哲学、伦理学著作,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首版,1986年、1987年相继出版修订本。这里我们就为什么要译这本书以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观点作简要的说明和评述。
一
我在从事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十分关注基督教和伦理学、道德哲学,而且总喜欢把基督教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在我看来,宗教和道德是理解和把握西方哲学乃至西方文化的关键。在我历次去欧美国家的学术访问中,对我影响最深的也是宗教哲学和道德哲学。遗憾的是我未能抽出充裕的时间在这些方面下工夫。1988年夏我在美国进行学术访问期间,正在温德巴特大学攻读哲学博士的朱新民先生竭力向我介绍和推荐麦金太尔和他的《寻求德性》(一译《德性之后》,原文为“After Virtue”)。当时麦金太尔正要离开该校前往圣母大学任教。回国后我不断地向研究生们介绍这一情况。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学术界对麦金太尔的关注不断升温,他的主要著作逐渐被译成中文,尤其是《寻求德性》,引起学者们的浓厚兴趣,这部著作与罗尔斯的《正义论》成为近十几年来我国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对人生、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将形而上与形而下结合起来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动向,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以来,这一倾向更加明显。西方学界越来越重视社会政治哲学、伦理学等“实践哲学”的成果。9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也越来越关注西方“实践哲学”。学术界的这种动向显然与国际国内社会急剧变化、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关。当然,伦理学、道德哲学的有影响的成果是极其丰富多样的,决不限于上述麦金太尔和罗尔斯的著作。要全面了解当代世界伦理道德思潮,必须扩展我们的视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由德里克·帕菲特所写的《理与人》,对中国学者来说恐怕还是比较陌生的。帕菲特其人其书在中国学界尚不像麦金太尔及其著作那样广为人知,但是在西方当代伦理学领域,帕菲特的地位和影响并不亚于麦金太尔,《理与人》一书在学术上的价值和意义是很高的。该书对传统伦理道德观特别是西方人在合理性、道德、个人同一性等方面的根深蒂固的信念提出了挑战,作者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富有创见,在当代西方学术界自成一家,具有代表性。这本书的出版在西方伦理学界被视为学术上的一个重大的发展,给予很高的评价。当代著名哲学家斯特劳森在《纽约书评》中评价该书说:“此类著作中鲜有在范围、丰富程度、想象力和推理的说服力方面可与之相媲美者。”另一个著名哲学家舍夫勒在《时代周刊》中认为:“《理与人》可能是自百年前西季威克发表《伦理学方法》以来功利主义传统中有实质性的道德哲学的最伟大的著作。”还有人用“才华横溢”、“思想丰富”、“天才之作”等来评述《理与人》。美国《哲学论坛》1999年12月发表的一份关于20世纪西方哲学经典的调查报告将该书列入25本经典之中。该书在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领域都有重要地位,它对当代西方特别是英美大学中的伦理学课程产生的影响更加显著,该书和麦金太尔的书同是当代伦理学课程的必读书。在为期一学年的当代伦理学课程教学中,这本书通常是第一学期的研读用书,第二学期则是中国学界较为熟悉的麦金太尔的著作。
德里克�6�1帕菲特 (Derek Parfit,1942—),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他的探究方向为人格同一性、理性、伦理等课题。他1984年的著述《理与人》在学术界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被广泛引用,也被不少高等学府推荐给学生和大众。他的所有研究几乎都在英国牛津大学完成,他同时亦是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的客座教授。
引论
第一编 自败的理论
第一章 间接自败的理论
1.自利的理论
2.自利论何以可能是间接自败的
3.自利论告诉我们要永不克己吗?
4.以其自身的标准衡量何以自利论并未失败
5.使自己非理性地行动能是合乎理性的吗?
6.何以自利论蕴含着我们不可能避免非理性地行动
7.当与道德相冲突时对自利论予以拒斥的一个论证
8.这个论证何以失败
9.何以自利论可能是自谦的
10.何以后果论是间接自败的
11.以其自身标准衡量何以后果论并未失败
12.幻想的伦理学
13.集体性的后果论
14.无过之错
15.避免错误地行动是不可能的吗?
16.使自己错误地行动可能是对的吗?
17.何以后果论可能是自谦的
18.对假定不变性的诘难
19.合乎理性或合乎道德会是一种纯粹的手段吗?
20.结论
第二章 实践上的两难
21.何以后果论不能是直接自败的
22.有些理论如何会是直接自败的
23.囚犯的两难困境和公共的善
24.实践上的难题及其解决方法
第三章 道德数学中的五大错误
25.总体份额的观点
26.忽视行动集合的后果
27.忽视微小的几率
28.忽视细小的或者觉察不到的后果
29.可能存在觉察不到的伤害和受益吗?
30.多因素决定
31.合乎理性的利他主义
第四章 直接自败的理论
32.以其自身的标准衡量在囚犯的两难困境中自利论失败了吗?
33.对道德的另一个弱辩护
34.时际两难
35.对自利论的一个弱辩护
36.常识道德如何是直接自败的
37.道德理论的五个部分
38.我们如何能够修正常识道德以使其不会是自败的
39.我们为什么应该修正常识道德
40.一个更为简单的修正
第五章 结论
41.缩短常识道德和后果论之间的距离
……
第二编 合理性与时间
第三编 个人同一性
第四编 未来的世世代代
附录
注释
专业术语汉英对照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67.我们为什么不应当偏向未来
我们的未来偏向对我们来说是糟糕的。如果我们像无时间者的话,对我们而言就会更好一些了。我们在某些方面会有所失。于是,当糟糕的事情处于过去的时候,我们不应当感到如释重负。但是我们也应当有所得。当好事处于过去的时候我们不应当悲伤。
所得在权重上会超过所失。一个理由会是这样的。当我们回顾的时候,我们能够足以承担起选择性。当这有助于帮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的时候,我们应该牢记我们的生活中的某些糟糕的事情。但是我们会允许自己忘记已经发生过的绝大多数糟糕的事情,而通过反复重温来保留我们所有的美好记忆。在我们展望的时候如果这么具有选择性,对我们而言则会是糟糕的。除非我们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糟糕事情,否则我们就失去避免这些事情的机会。既然当我们展望的时候不应该具有选择性,但是在回顾的时候我们却能够承受得起这么做,那么后者总体上说来会更加令人愉快一些。④
会有其他一些更大的收益。其一会是在我们对待变老和死亡的态度之中。让我们首先来考虑这样一个论证,伊壁鸠鲁借以主张我们未来的非存在不能够是某种痛惜之事。我们并不痛惜我们过去的非存在。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应当痛惜我们未来的非存在?如果我们安之若素地对待一个,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态度延伸到另一个?
一些人主张说,这个论证是失败的,因为我们可能活得更长久,但是我们本不能够更早出生。这并非一个好的诘难。当毕达哥拉斯学派得悉2的平方根不是一个有理数的时候,他们对此感到痛惜。甚至当一些真理是假的这一点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时候,我们也会对这些真理感到痛惜。
伊壁鸠鲁的论证之所以失败另有原因:我们具有未来偏向。因为我们具有这一偏向,所以只是认识到我们一度受苦这一点现在可能并不烦扰我们。但我们安之若素并不表明我们过去所受之苦就不是糟糕的。就我们过去的非存在而言同样会如此。因而伊壁鸠鲁的论证只有对那些既缺乏未来偏向、又不痛惜他们过去的非存在的人们而言才具有说服力。既然没有这样的人,那么该论证就不对什么人具有说服力。
尽管该论证失败,但是它可能提供某种安慰。如果我们害怕死亡的话,该论证表明我们所惧怕的对象不是我们的非存在,而只是我们未来的非存在。想到我们过去的非存在我们能够处之泰然,并不表明那不是某种令人痛惜的事情。但是,既然我们事实上并不心怀恐惧地看待我们过去的非存在,那么当想到我们不可避免的死亡的时候,我们可能能够用这个事实来减少我们的恐惧或者沮丧。如果我们时常想到而且泰然自若地对待我们身后的黑暗,那么这种安之若素可能转移到我们对待我们身前的黑暗的看法上。
现在假设我们缺乏未来偏向。我们就像无时间者一样。那么我们应当会在我们对待衰老和死亡的态度方面大大获益。随着生活的推移,我们可以展望的东西应当会越来越少,而可以回顾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设想另一个差异,这个后果将更加明显。假设我们的生活不是随着出生和童年开始,而是像亚当那样开始。假设,尽管我们都是成年人,而且具有成年人的见识和能力,但是我们只是刚刚开始存在。我们缺乏未来偏向。我们会被我们昨天并不存在这个想法大大地烦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