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中西文学的会通》主要围绕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英美女作家研究、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探索与批评实践五个方面展开,大体呈现了作者由关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发展及其在中国的批评实践,到集中探索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大师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创作思想、小说艺术及其与百年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内在关联,进而拓展到对19-20世纪英语国家重要妇女作家创作及其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的学术进展线索。
杨莉馨,江苏南通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台湾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等校研修,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女性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已出版专著五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0世纪文坛上的英伦百合: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奥兰多的写作之梦:女性文学论稿》,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寻求中西文学的会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出版译著五部《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通过身体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阅读日记——重温十二部文学经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文尼莎与弗吉尼亚》,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十九世纪文学想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弗吉尼亚·伍尔夫汉译与接受史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视觉艺术关系研究”等。
第一辑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双重落差与文化学分析
命名的困境与阐释的焦虑:关于中国女性文学写作的界定研究
女性主义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写作中母性主题的演变
弗·伍尔芙的影响与汪曾祺早期的意识流小说实验
伍尔芙与中国当代妇女作家的亲缘关系
第二辑 翻译研究
现代中国对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译介与接受研究
论“京派”作家之于伍尔芙汉译与接受的贡献
论《学衡》的文学翻译与文化抉择
论《学衡》诗歌译介与新人文主义
第三辑 跨学科研究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美学探索与俄罗斯艺术
“尼莎拥有我渴望的一切”——论贝尔绘画艺术对伍尔芙创作的影响
“我们拥有同一双眼睛”——论贝尔绘画艺术与伍尔芙美学探索的关联
“用文字来表现一种造型感”——论罗杰·弗莱设计美学对伍尔芙小说实验的影响
伍尔芙小说作为“有意味的形式”
第四辑 英语女作家研究
灵魂的撕扯与爱略特小说的内在矛盾
《远航》:向无限可能开放的旅程
关于弗·伍尔芙的“存在的瞬间”
文学经典的解构与重构——论玛·阿特伍德的《珀涅罗珀记》及其他
论玛·德拉布尔《七姐妹》的性别叙事策略
特色与反思——评《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
后记
《寻求中西文学的会通》:
相较之下,由于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母亲所承受的文化负荷似乎远没有在中国那么沉重,因此,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眼中的母亲,更多地和前俄狄浦斯阶段的纯净世界相连,是作为父权的对立面而呈现的;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母爱更多的是作为父权文化序列中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关于这一点,张爱玲的一段话虽不无偏激,却鞭辟入里:“普通一般提倡母爱的都是做儿子而不做母亲的男人,而女人,如果也标榜母爱的话,那是她自己明白她本身是不足重的,男人只尊敬她这一点,所以不得不加以夸张,浑身是母亲了。其实有些感情是,如果时时把它戏剧化,就光剩下戏剧了;母爱尤其是。”因此,解构母性神话,就等于是从父权文化序列内部反戈一击,这和西方女性主义回归前俄狄浦斯阶段的理想境界的理论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只不过更体现出中国特色罢了。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看当代女作家笔下有关母亲的各类风景。
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首发于1988年秋之卷的《文学四季》。刊物目录题解中是这样介绍这部作品的:“它写了一个小女人和一个老女人之间的依偎和较量,而那依偎的愤懑和较量的欢悦使她们以及浮动在她们四周的男女均不能自已。”《玫瑰门》以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为背景,在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抒写了三代女性的命运与挣扎,她们分别是外婆司猗纹、舅妈竹西和外孙女苏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