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球村镇建设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台湾桃米里:“道法自然”的生态建设模式、中国的伟大机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层次结构的认识、魂牵梦绕的那一处——记台湾乡间休闲游、河南晋开集团规模化粮田建设经营项目研究(节选)等。
2014年12月24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公报中指出:“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这是新时期对我们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形势的基本判断。
对于中国而言,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绕不开的湾。即无论面临怎样险峻的局面,我们都必须排除万难,去实现农业现代化。一句话就是,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便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首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整个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建设就将停滞不前。农业现代化建设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
要解决农业问题,首先必须认识农业问题。而要认识农业问题,第一件事就是走近农业。1978年改革开放,迄今已37个年头。在此期间,我们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向欧美学习,先是向工业倾斜,然后是经营城市,越来越远离农业已经整整一代人以上的时间。中国是农业大国,然而,我们的社会恰恰已经远离了农业。冷静观察,今天的科学家群体、企业家群体、管理工作者群体,甚至是农民群体,都处于历史上离农业最远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愈益严峻化。这些既是国家农业问题挑战前所未有的基本原因,也是未来我们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必须要改变的事实。中国不可能在远离农业情况下,梦想有人用无人机来完成农业现代化。
那么,如何才能走近农业呢?答案是走进村庄。
个体人是人科动物的最小功能单位,家庭是人类社会的最小功能单位,而村庄则是人类文明的最小功能单位。村庄既是原始文明的归聚浓缩点,又是传统文明发育的源泉。全部人类文明史的信息就凝结在村庄之中。人类文明以村庄为界可以一分为二。村庄之前为原始文明时代,村庄之后走向传统文明、现代文明,乃至生态文明时代。
前言
走近农业,走进村庄
国内篇
新农村村级综合合作社发展启示——以苏州市上林村为例
台湾桃米里:“道法自然”的生态建设模式
中国的伟大机会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层次结构的认识
魂牵梦绕的那一处——记台湾乡间休闲游
河南晋开集团规模化粮田建设经营项目研究(节选)
国外篇
亚洲篇
土地流转视角下的东亚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中日韩三国比较分析
国际环境教育经验对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以日本仁淀川为例
日本的稻米政策与长效机制研究
亚洲粮食安全状况与中日农业合作策略
自治,自立,自强的村庄——阿智村
“摄影小镇”的建设——迈向摄影文化之都
林业与能源自给自足的乡村建设
绫町——建设与自然共生的城镇
小城之光——福岛县大玉村
农商游产业联合下的城町共建——在町政独立之路上的挑战
韩国镇安郡的乡村建设——基于内生式发展论的视角
日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业发展政策方面的比较
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特征及其原因——以岛根县为例
欧美篇
再论美国农业的危机与机遇
多功能性与可持续性:小农场的新未来
贵族中的皇族——摩德纳香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