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甄选了国内多个古朴的村镇,在这里既可以体悟徽派建筑的儒雅,也可以触摸江南水乡的温柔,领略西北院落的质朴无华,探索西南小镇的神秘与传奇,更可以感受湘黔雅地的秀逸,透过精美的图文,为读者揭开一段段被尘封的历史记忆,更让读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村落、古镇的文化底蕴。本书为《中国最美的古镇》系列的开篇之作,主要介绍成都洛带古镇、成都黄龙溪古镇、大邑安仁古镇、崇州街子古镇、昆明官渡古镇、丽江束河古镇、南阳赊店古镇、临汾汾城古镇八个西南历史名镇。
适读人群 :建筑设计师、古镇保护者、大中院校建筑专业师生
本书记录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古镇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以及当地优秀的建筑艺术。同时本书还关注古镇的保护与复兴,从古镇的维修保护、规划发展、营销推广等角度来记录古镇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成为一座古镇,首先要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有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江南古镇的定义是一种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类集聚地,并在一定的地域形成完善的、以水为中心的网络体系。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一些古镇消逝了,现存的古镇弥足珍贵。
那些曾经在一个区域中成为枢杻的古镇,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又创造了怎样辉煌灿烂、繁华兴旺的历史?
那些古镇都有什么样的型格?为什么有的能兴旺,有的却在没落?它们经历了哪些更新和变化,最终成为现在的模样?
那些曾经风光无限,令人向往的古镇如今保留下来的又有多少?哪些古镇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如今兴旺依旧,哪些历经沧桑已是风烛残年?
那些穿越风雨留存下来的古建筑,烙上了哪些时代的建筑特色与施工印迹?在生产力落后,工具简陋的条件下,古人又是怎样创造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及城镇乡村的?
那些散落在故纸堆里的名人,曾有怎样惊心动魄的过往,又经历过怎样的苦痛挣扎?为什么有的古镇人文荟萃,有的古镇富人集聚,有的古镇官员辈出?
那些一直留存至今的民间习俗,是如何产生、传播、延续,最终被大家认可,并成为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或者禁忌?
面对各地留存下来的古镇,我们不仅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型格的独特,还泛出无数的疑问,兴起探索的乐趣。这些古镇历经时光的考验,穿过历史的风雨留存至今,如何保存好已有的珍贵文化遗产,同时让它们有机会复兴以创造新的辉煌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然而这一问题需要有识之士来共同解答,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保护,同时古镇也需要科学化的开发与振兴,这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
《中国最美的古镇》记录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古镇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以及当地优秀的建筑艺术。同时本书还关注古镇的保护与复兴,从古镇的维修保护、规划发展、营销推广等角度来记录古镇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黄滢,欧朋文化主编,专注于空间环境设计类图书的编辑出版,热爱东方文化,大力推崇将文化融入当代设计之中。致力于将国际先进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设计成果引入中国,同时将中国优秀的设计师、设计作品推向国际,构架起国际国内设计交流的桥梁。策划出版了《禅意东方》《万有引力》《宴遇东方》《宴遇》《简美》《浪漫新古典》等系列畅销书,在设计界、地产界、设计院校赢得良好口碑。
成都洛带古镇
历史变迁
选址布局
客家文化
建筑与景观巡礼
四大会馆
五凤楼
四方塔
博客小镇
中国艺库
文轩广场
建筑风格与特色
保护开发策略
营销策略
成都黄龙溪古镇
历史变迁
规划格局
古镇文化
景观与建筑巡礼
龙潭广场
千年水码头
川西民居文化街
民居建筑
上河衢田园水村
古龙寺
三县衙门
镇江寺
潮音寺
陈家水碾
水景
景观廊桥
大佛寺
商业形态
指示系统
保护开发与营销推广
新开发景区
大邑安仁古镇
历史变迁
功能定位
建筑与景观巡礼
建川博物馆
刘氏庄园
规划设计
崇州街子古镇
历史变迁
市场定位
规划设计
建筑风格与特色
建筑与景观巡礼
光严禅院
字库
瑞龙桥
御龙桥
唐公祠
运营管理与营销开发
昆明官渡古镇
历史变迁
古镇特色
人文景观
建筑特色
建筑与景观巡礼
金刚塔
妙湛寺双塔
官渡妙湛寺与少林寺
法定寺
土主庙
魁星阁与凌云阁
官渡云子
九区五街商业规划
保护开发规划
丽江束河古镇
历史变迁
地理格局
人文古韵
建筑与景观巡礼
四方街
青龙桥
茶马古道博物馆
文昌宫
束河八景
民俗节庆与营销推广
保护开发与发展
商业形态
品牌商家推荐
南阳赊店古镇
历史变迁
市场定位
规划格局
会馆文化
主要建筑巡礼
山陕会馆
瓷器博物馆
火神庙
广盛镖局
厘金局
福建会馆
蔚盛长票号
规划建设
临汾汾城古镇
历史变迁
选址布局
重要古建筑巡礼
城墙
城隍庙
文庙
社稷庙
县署
洪济桥
试院砖塔
鼓楼
古镇保护
建筑装饰艺术
民居建筑特色
周边景点
四川是中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数量超过200万,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老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被学术界统称为“东山客家”,至今,四川仍有150余万人能讲客家方言,并保持客家的风俗习惯。如今,洛带镇上的居民中,有90%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他们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全镇面积20平方千米,以洛带镇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约占当地人口总数的80%以上,客家文化传统气息浓厚。
客家民居
洛带古镇1 000多米长的老街上保留着大量客家古民居,大都是清代和民国初年的建筑,屋顶多用小青瓦和茅草覆盖,结构多为单进四合院式,正中为堂屋,屋脊上通常用“中花”和“鳌尖”等作装饰。
客家方言
客家话是客家先民把唐宋时的中原话语携带到南方,并与周边民系如畲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有一定程度的借鉴和融合,而成客家话,因此,客家话被称为“活在21世纪的汉语活化石”。洛带古镇客家人所说的“土广东话”实际上是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中携带出来的语言,虽然它与四川官话有少量的交融,但其精髓和风貌依然没有改变。
客家话这种古老的汉语,就像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流淌在洛带古镇的田野乡村、集市茶馆,流淌在每一个客家人的生命旅程中,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客家婚俗
客家婚俗具有汉族婚俗“六礼”全过程,如哭嫁、亲迎、抬花轿、轿夫说四言八句、踩篾席等。
客家菜
客家菜多成系列,最著名的是九斗碗、酿豆腐、盐焗鸡等。现洛带境内的供销社饭店出品的油烫鹅、新民饭店的野山菌全席和客家酒楼的水酥、面片汤等已成为洛带客家餐饮的特色菜,远近闻名。尤其是夏季,人工无法栽培的野山菌(当地人称“鸡腿菇”)出山之际,慕名前往尝鲜的食客更是络绎不绝。
客家山歌
客家人喜唱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全面反映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唱腔婉转优美,唱词生活气息浓郁,且在每年端午节有斗山歌的传统,男女对歌尤为吸引人,其中不乏即兴佳作,如《情妹放牛》《情嫂收衣》《昨天赶场酒吃醉》等,皆属难得的精品。
客家火龙
洛带的客家火龙舞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名得于舞龙者都是江西籍刘氏客家人。刘氏族人在洛带镇已经居住了14代300余年之久,刘家在吉庆节日舞龙也有300多年了。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家族内部传承,且一直没有中断,因此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
在舞火龙前,“舞龙队”整装待发,焚香祷告;以鸡冠之血祭祀,全场肃穆;祭祀完毕,龙头率领,龙灯拜年,龙身腾舞,一招一式,格外引人;“舞龙”的高潮便是“烧火龙”;一方是赤裸上身,以桐油或清油擦抹胸背,腰下仅穿短裤的舞龙者,另一方是预备了大量焰火鞭炮,随时准备袭击舞龙人的街镇居民和游客。双方在龙舞与焰火中你来我往,你烧我挡,攻防进退,煞是壮观。放火的一方以烧的焰火越多,吉财越旺;舞龙的一方,袒胸露背,为避寒冷,不惜飞快舞龙,希望讨来炮火指向自己。舞龙者被焰火、鞭炮烧起的血泡、疤痕,既是勇敢的印记,又是大吉大利的预示。活动结束后,还将进行烧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