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体育:现代体育与社会进步》是一本资深体育新闻传播工作者关于体育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认识与见解,以作者2015年湖北省高校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现代体育与社会进步》的课堂实录、讲话、专题报告等为基础,内容涉及体育与人生、体育与观众、体育与媒体、体育与城市、体育与青少年、体育与政治、体育与外交、体育与游戏等体育与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要话题。全书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讲解学术问题,深入浅出,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什么是体育,为拉近与读者距离,普及推进体育新闻传播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适读人群 : 新闻传播学及社会学、人类学、影视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师生和业界
通过转录与校对,我们发现,口语和文字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体系。把口语表达变成文字表达,你会发现有太多的口头禅和语句不通顺。但为了保留口语表达的原汁原味,我们除了做语法上必要的补充与完善以外,尽可能保留原本的信息,保持现场交流感,避免枯燥和学究,以方便大家快乐地阅读,因为悦读是对生命过程的奖赏,无趣的表达等于赶跑读者。
说在前面
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我更希望您把它当作一本有趣的体育知识读本。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体育的功能已逐渐突破传统的边际,它不仅能健身与健心,还能作为社交工具和身份标识,成为现代人优良的生活方式。今天,上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下至贩夫走卒、黎民百姓,无不畅谈广场舞、马拉松、暴走、世界杯、奥运会、体育产业,无不谈论体育、运动与健康。
现在的格局是,人人都知道体育,但人人都说不清体育。正如一位西方体育社会学家所说,体育本身没有什么学问,但把体育说清楚需要学问。于是,笔者也加盟到说清“体育是什么”这个队伍中来,这并非要证明自己有学问,而是因为把体育说清楚,是体育类高校老师的责任。
2011年,我由广州体育学院调入武汉体育学院工作。教学、科研、育人是大学老师的三大使命,把课上好是大学老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所有的课程中,我认为视频公开课最难,最需要功力。因为电视节目是一门综合艺术,视频公开课跟电视节目一样,知识性与趣味性、专业性与通识性一个都不能少,如果你讲得不好,连主讲人自己都不敢回看录像,就别指望成千上万用户同时在线观看了。
体育人天生喜欢挑战,笔者也不例外。2013年,笔者成功申报了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体育解说评论”。2015年,笔者再次成功申报了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现代体育与社会进步”。两相比较,前者显得更专更深,后者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体育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适性更强。现在,这两门课均被推上全国著名的视频公开课平台——超星尔雅网络课程平台,接受全国用户的使用与“拷问”。
2014年巴西世界杯赛结束不久,应湖北省图书馆汤旭岩馆长之邀,笔者在省图著名的公益讲坛“长江讲坛”做了一次《狂欢的足球与我们的解读》的学术演讲,反响尚好,湖北教育频道也进行了录播。事后,某出版社又将本人的演讲转录成文字,拟连同其他讲座人的演讲词,一并结集出版,变成文字读本。应该说,在“长江讲坛”演讲的人都是名人,我也附带沾光变成“名人”了。
当初,出版社编辑将我的讲话转录稿寄来,希望我对其进行校对与订正。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才把这两万多字的文稿理顺,回寄给责编,算作交差了事,并叮嘱对方出书时别忘了给我寄来一套。
然而,这一等就是半年,我打电话给对方,对方不接;发邮件给对方,对方也不回,毫无动静。很显然,对方早已没有了当初请我校对文字、核对文稿时的那份急切与热情。本人失望过后,却灵感乍现:求人不如求己,何不自己出版一本《口述体育》的书,把这篇演讲稿收录进来呢?于是,我萌生了把自己谈论体育的音视频材料转录出版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传递给读者。毕竟我们是以体育传播教学与研究为业的人,对于体育的理解可能比常人多一些,全面一些,深刻一些,当然,更希望它有趣一些。
于是,我找来我的研究生任环、邓君昳、张宇璇、朱诗祺、肖婷、唐觅、刘湲湲等人,把我讲课的音视频材料一字一句转录成文字,一共转录出六讲,分别是:体育与观众,体育与媒体,体育与城市,体育与青少年,体育与政治,体育与外交。随后,我又追忆起自己曾以教师代表的身份,在全校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作过《用体育改变人生》的即兴励志演讲。我清楚地记得,那段演讲有些长,长达17分钟之久,虽然现场效果不错,掌声不断,但实事求是地说,讲得太长,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于是我就加快了节奏,现在读文字,就会发现,我的演讲前后比重失调。另外,加上前面所说的在省图的演讲,于是就变成了本书的8讲。
通过转录与校对,我们发现,口语和文字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体系。把口语表达变成文字表达,你会发现有太多的口头禅和语句不通顺。但为了保留口语表达的原汁原味,我们除了做语法上必要的补充与完善以外,尽可能保留原本的信息,保持现场交流感,避免枯燥和学究,以方便大家快乐地阅读,因为悦读是对生命过程的奖赏,无趣的表达等于赶跑读者。
如果您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快乐,那就是对作者最大的褒奖。希望您通过阅读本书而了解体育,理解体育,进而热爱体育,参与体育,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体育人。也许到了这样的境界,您就会反过来告诉我,“体育是什么,体育与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还应该言说”,并指出本书存在很多的缺陷与错漏。那,是我所期待的。
最后,诚挚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杨玲和我的研究生任环同学,没有你们的鼎力相助,就没有本书的问世,也就无法通过本书建立起广泛的读者圈与朋友圈。
张德胜2016年11月18日于武广高铁1121次列车上
张德胜,1963年生,湖北新洲人,先后毕业于湖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99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2016年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
现为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学科负责人兼首席专家,省级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体育解说评论》和《现代体育与社会进步》课程负责人,省级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执行人,省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项目执行人,专事新闻传播、体育观赏、媒体体育教学与研究。
兼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体育影视分会副会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副秘书长,湖北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传播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