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8年,是以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扭角羚(Budorcataxicolor)、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e)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本书分为十七章,介绍了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动植物的种类与分布,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第 1 章自然环境 1
1.1 地质地貌 1
1.2 土壤 2
1.3 气候与水文 5
第 2 章社会经济 9
2.1 社会经济现状 9
2.2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36
第 3 章大型真菌 43
3.1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 43
3.2 大型真菌在保护区内空间分布格局 44
3.3 保护区内重要大型真菌简介 46
3.4 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评价 65
附表 3-1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名录 68
第 4 章蕨类植物 90
4.1 蕨类植物区系组成 90
4.2 蕨类植物区系特点 94
4.3 蕨类植物资源类型 94
附表 4-1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名录 96
第 5 章裸子植物 106
5.1 裸子植物区系组成 106
5.2 裸子植物区系特点 107
5.3 保护区内裸子植物简介 109
5.4 保护区内濒危及特有裸子植物 110
第 6 章被子植物 112
6.1 被子植物区系组成 112
6.2 保护区内濒危保护野生被子植物 118
6.3 资源被子植物 121
附表 6-1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子植物名录 132
第 7 章植被 234
7.1 植被概况 234
7.2 植被类型 238
7.3 植被空间分布 258
第 8 章昆虫 262
8.1 昆虫物种组成 262
8.2 保护区内昆虫空间分布格局 263
附表 8-1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 265
第 9 章鱼类 298
9.1 研究方法 298
9.2 研究结果 299
9.3 资源动态与综合评价 303
附表 9-1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名录 304
第 10 章两栖类 306
10.1 两栖类区系组成 306
10.2 保护区内濒危或特有两栖类 308
10.3 两栖类在保护区内空间分布格局 310
附表 10-1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名录 312
第 11 章爬行类 314
11.1 爬行类区系组成 314
11.2 保护区内濒危或特有爬行类 316
11.3 爬行类在保护区内空间分布格局 318
附表 11-1 唐家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名录 320
第 12 章鸟类 322
12.1 鸟类区系组成 322
12.2 保护区内濒危或特有鸟类 327
12.3 鸟类在保护区内空间分布格局 353
附表 12-1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 361
第 13 章兽类 373
13.1 调查方法 374
13.2 物种组成 375
13.3 保护区兽类物种多样性 377
13.4 区系组成与空间分布 378
13.5 兽类描述 382
附表 13-1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名录 390
第 14 章主要保护对象——大熊猫、扭角羚和川金丝猴 395
14.1 大熊猫 395
14.2 扭角羚 409
14.3 川金丝猴 430
第 15 章生态系统与景观格局 443
15.1 生态系统 443
15.2 景观格局 452
第 16 章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与规划 461
16.1 引言 461
16.2 生态旅游资源及评价 462
16.3 旅游开发与自然保护 471
16.4 生态旅游规划 488
第 17 章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495
17.1 保护管理现状与评价 495
17.2 社区共管 507
17.3 保护区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510
补遗 514
主要参考文献 515
附图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