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沧海桑田之变的苏北平原地区上,既有九州之一的徐州,因盐得名的盐城,邮驿名城高邮,“中国近代滴一城”南通,黄、淮、运交汇之淮安,蕴意“国泰民安”的泰州,李白笔下“烟花三月”的“淮左名都”扬州;也有汉之高祖、隋之炀帝、清之康乾的印迹,李白、白居易、鉴真、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范仲淹、石涛、扬州画派和马可·波罗以及一首《春江花月夜》力压半唐诗坛的张若虚的屐痕;更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镜花缘》小说的诞生地。神州朝代更迭、硝烟骑尘和清风明月在此留下了繁复丰硕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资源。本书系统而综合地介绍了苏北各地丰富的人居环境,经济、社会、历史、地理和文化特色,以及自然、物质和人文景观。内容丰富,行文简明通达,文字优美,地图、线描和彩图和文字相辅相成,引人入胜,可读性强。
本书作者遍览古迹,深入城乡,钩沉灿烂的历史文明,系统叙述了苏北各地丰富的人居环境,经济、社会、历史和地理,以及自然、物质、人文景观和建筑艺术。全书内容丰瞻,视野开阔,行文练达,耦合地图、线描、彩图于一体,引人入胜,适合设计学、景观学、美术学、建筑学习者及广大旅行者阅读和参考。
对于苏北,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数十年中曾数度调查过扬州、南通和徐州;陌生的是,对于泰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等地则无认识和积累。睽睹历史,若用俭省的字句来勾勒苏北变迁的话,也许“峰谷沉浮”一词较为贴切——因何?仅从扬州一地的盛衰即可大抵知晓其上下起落“节奏”的频繁——西汉、隋唐、明清三度的繁华和辉煌,使这座淮左名都名扬天下,迈越千年。当年李白写下“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顶一万句”的千古绝唱时,估计诗人的心情是欢愉的,因为友人远行的目的地是“扬一益二”的一等去处。不过在世俗中,对于扬州的人文地理和行政等第的认知,历来是模糊的:因处于南北的交汇处,长期以来,江南人心目中的扬州是苏北、是北方;而北方人则认定为是江南、属南方。实际上,扬州与其他地区的碰撞、交融、渗透和同化,使其超越了差异性之类的诉求……这种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在对苏北的认知中——实际上,苏北的落后和贫困,仅是数百年的现象,以至于费孝通也认为他对其的看法也曾有失偏颇(见氏著.小城镇四记);进一步地看,缘何明清时期没有涌现苏北商帮抑或淮扬商帮?在北有鲁商,南有洞庭商、徽商、江右商,晚近甬商、湖商和锡商环绕的环境中,苏北仅以自己独特和精湛的服务业为本业……世纪的困局该如何读解,新世纪中的苏北又当何如?
值此付梓之际,要向2014级博士候选人邬丹、2014级硕士生刘宇轩和2011级环境设计费凡同学致谢,他们提供了数十幅彩图供我使用;2015级硕士生卢佳慧协助制作地图,一并表示感谢。
刘森林
2016年1月2日
“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序
中国各区域遗存的历史人居环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技术、价值观、社会文化习俗和不同文化圈或文化类型的表征形式之一。它以其丰富的信息和独特性而成为历史的见证,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然而,世俗往往以相悖的现实情境或价值态度诉之于视听:一方面,众人的保护意识有所强化和提高;另一方面,漠视、破坏的现象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反观近世欧美诸国对之延续、维护、更新、改造的认识和行动,大多趋于守常、葆真、如旧、如初,其间不乏高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将其纳入具有约束性的条款乃至法律的范域中,鲜见脱胎换骨式的冒进举措或新潮性的形式表诉。其旨、其为或如美国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向大家发出的一段忠告里所阐述的那样:“城市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分岔路口……,如果对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对那些至今依然控制着人类的古老决定有了高度的自知,我们就有能力正视如今人类面临的迫切抉择,这一抉择无论如何终将改造人类,即是说,人类或者全力以赴发展自己最丰富的人性,或者俯首听命,任凭被人类自己发动起来的各种自动化力量支配,最后沦落到丧失人性的地步……。”意欲认识城市的渊源、前生、变迁、结构和功能,必然要对历史的遗存倍加珍惜,期冀“对那些至今依然控制着人类的古老决定”能有“高度的自知”,从而提升“正视如今人类面临的迫切抉择”的能力,当然也是历史发展颇为理想的结果。无独有偶,历史学家傅衣凌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在研究历史中,还有一种‘史料癖’,常常记住‘当人类沉默时,石头开始说话’”——对于如此重要的“石头”,能不慎乎?敬乎?显然,包括建筑遗产、人居环境遗产在内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们认识自身历史的最好见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事实上,传统与当下并非是对立或截然分离的二项变量;即便从“致用”层面看,有关人居环境方面的微观历史、形态研究与当今人居环境的保护、再生和建设活动的内里,无疑涵泳着显明的逻辑或本体性进深的递进和关联性。有鉴于此,我以为,目下切实要做的,当应建构起敬畏之心、虔诚之意,或如钱穆在20世纪40年代所说的那般,对待历史要充满温情和敬意——这可能也是保护、修葺、更新和发展包括中国传统优秀物质遗产、历史人居环境场所,乃至城市科学发展在内的一项长期而正确的抉择途径和一种态度,或许,也是学习、实践的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之一,是从事文物建筑、传统村镇和城市历史街区维护、改造、更新、再生暨设计、规划、施工和管理者们的当务之急。
身处快速变革的转型和激荡莫测的思潮变幻中,书生的作用是微渺的。不过,这些纸上烟云确也初步实现了依照笔者擅长的方式呼唤的初衷,进而奉献着共同推动人居环境自身历史发展和逻辑演进的绵薄之力。因而,以传统城乡聚落街区构成、历史迁变和特征等的梳理、复原和阐释的工作性质,大体上规定了《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诸文本的体例和格调——这种致力于对历史场景的读解工作,基本剔除了当下海内盛行的文化经营、工程创意类的运动型情结、权重性效应和群体性介入的取向,并借此作为沟联舆情、获取经济利益抑或政治绩效的契机——这些经营和创意貌似契合了政府有关推进城镇化进程、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经略和潮流,土地集约、人口集聚和经济结构方式的转型、调整和统筹的举措,以及试图减降城乡两元对立格局的现在进行时国情之需,正在快速地打造格式化、过度化的新型城镇和乡村。只是,历来浊清并置、多元共存的世俗情境,亦使得如此鼎革的前提裹挟和增添了隐显不一地删殳人居环境中地域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无限可能——历史肌理及其记忆的漫漶或消弭,将随着岁月的更替而显得愈加沉重或迷茫。
基于上述,本书系的撰写实际上也反映了笔者学术研究领域方向的微调——从类别易为区域,变专一为综合,舍宏观而切近微观。如果说这是对先前有关传统人居环境系列研习的一种反动,毋宁认为前后的种种呈现了对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科学的基础、内容等相关缺失的一种关切、自觉和努力——对于年均600余课时,兼顾本、硕、博三级教学和科研任务烦冗的教师而言,似乎只能以聚沙成塔的片断型方式积累和展开。因此,书系选题及其内容亦呈现着以下特点。一、书的内容即对象的考察和相关积累大多在十年以上,甚至迈越二十年以上;书系所述所论以所见实物、实体为准,文献、史实考证为辅。二、聚焦的区域空间、范围和时段宏微远近各异:大者跨省越市,小者集合于相同地理景观和文化特质的地域中,通常以相同或近似的文化类型为界;纵向时间轴的下限框定在20世纪40年代——这是一个传统体制、文化意识、核心价值观终结的时代。少数根据实际状态顺延至20世纪80年代。三、选题和对象的差异决定了方法和切点的不同:有些偏重于气候、地理条件、资源和经济方式等关联度较高的方面,有些着力于区域的核心、外围和辐射区的辨析,致力于传播、交流和互动的层面分析变迁、播化和变量的过程、结果以及特征形成的比较,但主旨仍在于探讨城乡聚落街区的构成、变迁、人居环境文化和建筑风格等,各在在不同。四、“河出图,洛出书”。图文并茂有助于扩大对书籍阅读的理解和比较过程中视觉的独特功效。一方面,图像在“传既往之踪”层面比文字直观、有效;另一方面,图像相对的原真性一可凸显以图证史的功能和价值,二可提升可读性。书系的图像由现状彩图、正投影建筑制图、透视图和地图等四部分组成,试图构建起一种现势、真切的观看和阅读方式。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指出,欲领略世之非常之观, 当须具备四项: 一曰志, 二曰力, 三曰不怠, 四曰相。四项中的一、二、三项主要关乎和取决于自身,尽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但努力则是前提和必需的——唯有竭尽全力,若仍不能至,也只能“可以无悔矣”。文中的“相”,当是辅助之意。在漫长的调查和撰著过程中,笔者得到了众人的关爱和援手,他们的帮助使得本书系不至于出现过多的谬误或纰漏。然此四项,又“非人人能得, 故事亦不可件件皆成”。在此,真诚地希望能得到读者和方家的不吝教正。顺此,也希望《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并非仅是无所事事的自娱、自言自语的空寂,抑或无知无畏的偏拗。因为,仍然有足够的理由笃信,多样性的区域人居环境及其蕴含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始终将会是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深远主题。是为序。
刘森林
2013年6月23日于康奈尔大学
查看全部↓
第一章 苏北平原
一、 濒江临海的平原
二、 历史政区地理
三、 消失的世界
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文化
一、 资源、水利和交通
二、 社会、商贸和经济
三、 互动和交流
四、 文化、艺术和科技
第三章 民居建筑
一、 苏北民居
二、 苏中民居
三、 差异和变调
四、 藻饰
第四章 园林景观、建筑和文化遗产
一、 园林
二、 乡村景观
三、 建筑和构筑物
四、 文化遗产
第五章 城市揽胜
一、 淮左名都扬州
二、 淮运之城淮安
三、 军事重镇徐州
四、 近代第一城南通
五、 苏中古城兴化
第六章 村镇掠影
一、 运河要津窑湾
二、 运河码头邵伯
三、 盐漕名镇河下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