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缝洞型油藏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以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为例,介绍了缝洞型油藏主要特征,包括缝洞单元的识别与划分,缝洞体连通性的分析方法,单井及缝洞体流体识别及分布模式,缝洞单元内流体分布特征及油水界面识别方法;在塔河缝洞型油藏十余年开发经验基础上,分析了该类油藏主要开发技术对策,包括油井出水机理及其对单井产量的影响,缝洞单元注水开发特征及调剖堵水生产对策。
《塔河缝洞型油藏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适合油田科技工作者,高校石油类专业教师及研究生,油气田开发领域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塔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从2006年到2015年,塔河油田连续10年跻身全国陆上十大油田之列,10年累计生产原油6000万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为多期次古构造一岩溶叠加改造产物,纵向及平面上多期相互叠置、改造,导致非均质性较强,油气藏性质复杂,流体性质变化大,由东南到西北,凝析气-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依次分布。
塔河油田的主体是奥陶系灰岩岩溶缝洞形成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在塔河油田目前已探明储量中的80.6%分布于奥陶系中。由于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缝洞储集体或是独立存在的封闭体,或与周围储集体有着不同程度的连通,形成了组合形式多样及储层物性差异大的缝洞单元。因此,塔河奥陶系油藏具有严重非均质性,油井产量的变化规律与常规砂岩油气藏有很大的不同。十余年的开发实践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动态上表现为单井产能差异大,高产稳产油井旁会出现产水井或干井,稳产井与非稳产井交叉分布等;群井干扰试井证明较远的井也能相互连通,而相邻井却不一定连通;流体分布复杂,不同区块、不同井区、不同层段流体性质差异较大,油藏呈现多缝洞系统、多压力系统、多油水关系和多渗流单元的特征。
基于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十余年的开发经验,本书第1章主要介绍了塔河油田基本概况及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主要开发技术,由闫长辉编写;第2章缝洞单元识别与划分,详细介绍了利用单井资料及常规物探方法识别缝洞单元和缝洞体连通性的研究方法,由邓虎成、周文编写;第3章为缝洞体流体分布规律,主要介绍了井剖面的流体识别方法,不同类型缝洞体流体分布模式,缝洞单元内流体分布模式及特征,由闫长辉、胡文革编写;第4章为缝洞单元内油水界面评价,以实例为基础详细介绍了缝洞单元内油水界面的估算方法和水体大小的评价方法,由陈青、刘伟编写;第5章为缝洞单元开采技术对策,详细介绍了缝洞单元内油井出水机理,地层水对油井产量的影响及缝洞单元注水开发效果,并举例介绍了缝洞单元调剖堵水的潜力、实施方案及效果预测,由闫长辉、何思源编写。在本书的研究和撰写过程中,要衷心感谢中石化西北局的鲁新便、李子甲、杨敏、刘学利、荣元帅、刘培亮等人的无私帮助,同时也要感谢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邓礼正、李国蓉、单钰铭、杨斌、李仲东、陆正元以及西南石油大学张哨楠的大力协助。本书主要介绍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主要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可为现场工作人员及相关学者研究此类油藏提供一定的借鉴。
查看全部↓
目录
第1章前言1
1.1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基本概况1
1.2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技术进展5
第2章缝洞单元识别与划分9
2.1井剖面缝洞层的识别9
2.1.1缝洞体井剖面响应特征9
2.1.2井剖面缝洞体识别21
2.2缝洞体物探方法识别32
2.2.1地震振幅变化率技术32
2.2.2地震相干体技术和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33
2.2.3地震剖面缝洞体波形特征分析方法33
2.2.4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33
2.2.5用地震波阻抗资料预测缝洞体技术34
2.2.6缝洞体识别的相关技术方法实例36
2.3缝洞体连通性分析42
2.3.1水化学指示分析44
2.3.2压力系统分析44
2.3.3同位素示踪分析45
2.3.4生产动态分析45
2.4缝洞体划分与分布规律49
第3章缝洞体流体分布规律57
3.1井剖面流体识别57
3.1.1泥浆侵入影响分析及流体识别原理57
3.1.2不同充填类型的溶洞层内流体识别方法61
3.1.3不同类型储层流体测井响应特征63
3.1.4多元判别流体识别技术75
3.1.5神经网络流体类型识别技术77
3.2典型缝洞体流体分布模式83
3.2.1单一缝洞单元油水共存形式83
3.2.2复杂缝洞单元油水共存形式87
3.3缝洞单元流体分布特征100
3.3.1油气的物理化学特征100
3.3.2水化学特征分析107
3.3.3水源系统分析112
3.4缝洞单元油水分布特征评价117
3.4.1缝洞单元地层水分布模式117
3.4.2影响地层水分布的地质因素分析118
3.4.3缝洞单元油水分布特征评价119
第4章缝洞单元内油水界面评价120
4.1估算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120
4.2估算塔河四区主力缝洞单元油水界面及变化趋势123
4.2.1估算主力缝洞单元油水界面123
4.2.2主力缝洞单元油水变化趋势130
4.3缝洞体水体大小评价方法133
4.3.1亏空体积曲线法133
4.3.2生产指示曲线法135
4.3.3物质平衡式136
4.3.4压降法(储罐模型)137
4.3.5水油体积比法计算水体储量138
4.3.6水体计算结果分析与评价141
第5章缝洞单元开采技术对策143
5.1不同部位油井出水机理143
5.1.1单一缝洞单元不同部位油井出水机理143
5.1.2复杂缝洞单元不同部位油井出水机理144
5.1.3不同见水速度井的产水特征145
5.2典型缝洞单元注水效果148
5.2.1典型缝洞单元的注采井组开发特征及对比148
5.2.2典型缝洞单元驱油效果评价155
5.3地层产水对油井产量的影响分析162
5.3.1见水井产量变化分析162
5.3.2见水井产量递减率分析164
5.4缝洞单元调剖堵水生产对策167
5.4.1缝洞单元堵水调剖潜力分析167
5.4.2调剖方案制定173
5.4.3调剖效果预测176
参考文献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