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礁石录 图文小品合璧集》是高莽先生以散文与插画相结合的形式创作的图文小品集。记述了一些老人记忆中尤为重要人、事、物。高莽先生自小生活在哈尔滨,后在一所名为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的学校接受了系统的俄式教育。因此与文学、绘画及广袤圣洁的北方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近些年来,凭着对中俄艺术深深的爱及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他沿着中、外大师们的足迹,登上了自己文学艺术事业的高峰。
《沧海礁石录 图文小品合璧集》:
学习的遗憾 我忘不了老师和同学们,还有学到的知识。
我进入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纯属偶然。儿时,到了上学的年龄,房东对我父母说,他的两个儿子都在附近一座外国教会念书,条件很好。于是我就进入了这个没有校名的“青年会”。
“青年会”有个徽标:一个健壮的男性,框在一个三角体当中。三角的每个边上有一个词:“精神”“体魄”“智慧”。它表明“青年会”不仅注意智力教育,还注意体育锻炼。
“青年会”经历过几次变化。
在“青年会”学习的有各国流亡到哈尔滨的子弟:俄、波、拉脱维亚、朝鲜等等。1944年,“青年会”解散后,外族的同学漂泊到世界各地。俄罗斯的同学们有的去了他们的父母之邦——苏联,有的去了澳大利亚,还有的去了北美洲、欧洲和拉美。总之世界五大洲几乎都有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的学生,有的人在人文领域还创造了一定的成绩。
在“青年会”和同学们相处了十年,我学到些俄语,同时领悟到民族之间必须友好相处的信念。在学校里我深深爱上了俄罗斯文学与艺术,后来我的爱好变成了我的职业。
我在“青年会”接受的是西方教育,既有好处也给我留下极大的遗憾一没能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离开“青年会”学校后,我便走向了社会——一所更大的学校。
丁香 妈妈带我在院中种下几棵丁香树。
几年的工夫,丁香树就长得超过了我的身高。我常常站在丁香树前观察它的变化。早春,一片片嫩叶,形状酷似心脏。然后,它的枝头出现了一团团如云朵似的紫色的或白色的花束。到了秋季,它结下扁扁的果实。再过不久,寒冬来临了,丁香脱掉身上的绿装,裸露出干瘦的躯体,让枝丫忍受零下四十余度寒冷的袭击。
最初,我担心这娇嫩的小树会被冻死。可是到了翌年早春,它又开始生枝、长叶、开花。
在那苦涩的年代,我不仅闻到丁香的芬芳,有时在它的花瓣上还会发现颗颗晶莹的泪珠,莫非它也尝到了人间的辛酸? 教师说,丁香的花朵有四个小瓣儿。可是俄罗斯小同学们偷偷地告诉我,还有五个花瓣儿的。如果发现了五瓣儿的丁香花,就是发现了幸福。这时,可不能让幸福溜走,要马上把它吃掉。这或许是俄罗斯人的迷信?从他们的迷信里,也不难看出他们对幸福的殷切渴望。
那时我们都是孩子,不知道幸福需要去争取。我们男男女女一群小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时,只要发现五瓣的丁香花,就争先恐后地抢着吃。我吃过多少,不得而知了,但,确实吃过,而且不止一朵两朵。可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始终没有尝到真正幸福的滋味。相反,在日寇奴役下,饱尝的是无尽的苦辣。
有一年盛夏,狂风卷着暴雨,呼啸了两天两夜。
我的小丁香树被刮断了。我以为它再也活不了了。妈妈说:“别哭,它会活的!”果然,断干熬过寒冬,到了春天它又抽出新条、长出新叶。那年开的花朵中虽然我也发现了五个瓣儿的,可是不忍心把它吞掉。
我想让它的馥郁去抚慰受伤的小心灵。
至于幸福嘛,我早已脱离了儿时的空想,时刻记着那棵被折断的树干。学它怀着生存的信心,不怕灾难临头,准备再次复苏,开几朵小花,给人们增加一点香味。
我是人,不是猴 街头围着一群人。从人群中传来一阵阵锣鼓声、吆喝声和欢笑声。小伙伴扒着木栅栏喊我去看猴戏。
猴戏?我还从来没有看过。我跟着小伙伴兴高采烈地挤进了人群。
当年,文化生活贫乏的都市里,能看到这么一场演出,也算是一种享受了。第一次看猴真是看呆了。
人群已经散去,耍猴的人挑着担子,牵着猴子走了,我和小伙伴还尾随了一段路程。我眼前还不时地闪耀着猴子表演的场面。
猴子头戴一顶乌纱帽的长相可真逗,一举一动和我们人类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它不会说话,两只眼睛总是盯着主人。猴子穿着一件红袄,大襟垂过腰际,遮住下半身,大概那就代替了裤子吧?! 一声锣响,一声吆喝,它开始在地上翻滚。
一声锣响,一声吆喝,它双腿朝天,用双手倒立行走。
一声锣响,一声吆喝,它爬上一根木杆左顾右盼。
一声锣响,一声吆喝,它用双手捂住眼睛,又隔着指头缝隙观望…… 它非常听话,听任遣使,它是主人手中的工具。
每表演一个节目之后,主人就塞给它点什么东西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