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谦,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考古工作50多年,曾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现任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读写生命大地:记20世纪知名科学家李伯谦》着重介绍了李伯谦提出的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神权、王权”两种模式、文明形成的十项标准、中国古代文明历程对当下的启示等理论。书中还描述了李伯谦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对自己老师的敬爱、对同班同学的友爱、对学生弟子的关爱,从而展示出李伯谦独特的人格魅力。《读写生命大地:记20世纪知名科学家李伯谦》配有约120幅彩色照片,从中一睹几代考古人的风采,弥足珍贵。
赵富海,长期从事中原文化研究,其《老郑州》三卷是民俗研究与文化抢救之作。讲述“嵩山文化”的长篇报告文学《历史走动的声音》,是追踪“天下之中”历史建筑群8处11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厚重之作。
前言 李伯谦取象
生命力,苍穹处起。
在路上,在家国。
读写生命大地,书写中华文明。
一切文化,最后沉淀为人格的魅力。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
夏商周三城,传奇。
老家在东赵:一个郑州人的北大和夏商周三城
老家东赵,夏商周三城。
穿上母亲缝制的粗布衣上北大。
冬天的棉衣是申请补助来的。
捡拾几块陶片,认为此地是一处大遗址,写了一篇小文章。
50年后,在夏商周三城城根他的老宅,成了考古队的驻地。
大地的馈赠:精神指引与学术成就
四季无寒暑,每天徒步50里田野作业。
睡草料堆,挤在一块挺暖和。
吃办丧事剩饭,住去世老人床上。
墓坑内盘火炉,晋侯大墓燃人间烟火。
作“蜘蛛人”,用麻绳捆在身上,在墓坑里吊进吊出。
七项学术成就。
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一种学理,一个理论贡献
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路径。
考古学上升到历史学:桥梁。
1974年吴城遗址试刀,1988年成考古学基本研究方法。
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在考古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那是敞开自身的精神贯通。
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考古学的三大方法。
青铜的释义:构建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
中国。
青铜时代:生活、王权、国。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礼器。
何尊、班簋、毛公鼎。
江南商代有青铜。
晋家族青铜200年。
青铜文化结构体系。
青铜魅与媚。
晋文化尽说:考古世界与生活世界重逢
晋文化,从历史空白处浮现。
打通和接引。
最辛苦的是考古学家实证历史。
晋侯墓地的九位晋侯,对应着《史记·晋世家》的晋侯世家。
夏商周断代:国家工程,民族功德
中华民族的坐标。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和200余位多学科专家共同努力。
生命与智慧的附丽,热血之人不朽的浓情文章。
成就了一个国家大工程。
《夏商周年表》更接近真实。
经典永远鲜活。
历史的启示:五千年文化不断,走的路不同
中华文明是一个大的概念。
中华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
神权:崇尚祭祀,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最终消亡。
王权:注重军权和王权,社会可持续发展,文明延续。
文明演进的三个阶段、六个特点。
文明的判断:文明形成的十个标准
国家是文明的概括。
文明的定义。
文明形成的“四要素”。
文明形成的十个标准。
秦扫平六国的六大变化。
古国、王国、帝国新解。
为学科建设:打通历史,连接历史,进入历史
大学乃大师之谓也。
94年的历史长度。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一个国际性的以考古教学与研究为主的院系。
努力构建考古学科。
打通历史,连接历史,进入历史。
赤子著其文:感悟考古,转识成智
通透的哲思。
考古是什么。
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的变迁。
考古学文化族属。
精神领域考古。
考古学如何发展。
考古学与当下社会主义建设。
操守与情怀:思想光辉和价值观
回望大师,心有灵犀。
感悟大师,温情敬意。
作序:学生、朋友,理性与感性。
书信澄怀。故情犹在,恰同学少年。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唤起历史,触动现实。
心系嵩山文明。
当下的意义: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的八点启示
“白首穷经通秘义”。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刊发“八点启示”。
历史创造了未来。
血脉传承,记忆、语言,与过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写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内心独白起波澜。
附录: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后记:敬畏历史与生命
《读写生命大地:记20世纪知名科学家李伯谦》:
老家在东赵:一个郑州人的北大和夏商周三城老家东赵,夏商周三城。
穿上母亲缝制的粗布衣上北大。
冬天的棉衣是申请补助来的。
捡拾几块陶片,认为此地是一处大遗址,写了一篇小文章。
50年后,在夏商周三城城根他的老宅,成了考古队的驻地。
2015年6月14日晚,我在嵩山饭店天中楼三楼采访李伯谦。李老师说了两句话:“我怎么说你怎么记,我尊重你的写法。”据李伯谦回忆,他出生在1937年3月22日,农历二月初十。东赵村李合文家添了个孙子,因为这是李家的长孙,就取名为伯谦。
李伯谦小时候身体不好,母亲担心他能不能长大成人。他的祖父李合文不识字,父亲李德馨上过几年私塾。李家人勤俭持家,一家九口人种着40多亩田地,住着9间瓦房和几问草房,养着两头牲口,日子还算不错。1943年,6岁的李伯谦被送人村中小学读书。家中长辈对他这个长孙寄予厚望,特别是希望他将来能学医,这样不仅有一技之长,而且能够照顾家人。青少年时代的李伯谦勤奋好学,尤其是爱好文学,读鲁迅,读郭沫若,历史和地理也很出色,几乎每次都能考满分,很早就显露出在人文学科中的潜能。
1953年李伯谦即将升人高中时,差一点失学。新中国成立之初搞土改,李家先是被定为富裕中农;1952年土改复查,被改定为地主,家境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父亲就想让他辍学,去学门手艺来帮助养家。他不肯放弃学业,苦苦劝说父亲同意他继续念书。
1953年夏,李伯谦进入荥阳高中。当时荥阳是开封行署所在地,荥阳高中的师资力量雄厚。进入高中后,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刻苦努力,成绩在学校中名列前茅。
1956年夏,李伯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但他这个农民子弟根本不知道考古是何物,而是满怀着对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的无限崇拜报考了中文系,梦想着将来也能当一名作家,结果中文系没录取,却由于历史成绩突出而进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这一年的夏天,瘦弱的19岁的李伯谦带着母亲亲手缝制的几件粗布衣服,只身来到了北京西北郊的燕园。而此时,他这一年冬天的棉衣还没有着落。靠着一件从学校申请来的棉大衣,他在北京大学度过了第一个冬天。
当时北京大学历史系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三个专业,第一年不分专业,全体学生合在一起上基础课。张政娘、齐思和、邓广铭、商鸿逵、田余庆、许大龄等相继授课,令他眼界大开,暗自为误打误撞进了历史系而庆幸。可是到了1957年春夏之际,第一学年的学习很快就要结束,每个学生都要选择专业,这可让李伯谦犯了难,不知如何决定。这个时候,教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吕遵谔老师来动员说:“学历史就要搞考古,考古多好,游山玩水。”吕老师说的“游山玩水”引起了李伯谦的兴趣,他便选择了考古专业。
这年暑假,李伯谦在东赵村南的取土坎上捡了几块古代陶片,还写了一篇小文,说这里可能是一座商代大遗址。
1958年“大跃进”开始了,要过共产主义生活,所以暑假去田野实习。在吕遵谔老师的带领下,李伯谦和同学们来到著名的周口店猿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实习,这是他人校两年以来第一次真正有机会接触田野考古,既兴奋又激动。特别是发掘期间,郭沫若、裴文中、杨钟健、贾兰坡等人到工地上看望大家,更激发了他对考古的热情。发掘间隙,李伯谦和同学们一起查找资料,访问科学家和老技工,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了《中国旧石器考古小史》。这次短暂的田野实习,使他对考古有了真切的认识。
1959年春天,李伯谦又参加了一次完整的田野考古实习——发掘陕西华县泉护村和元君庙新石器时代遗址。从这年的3月到8月,他们不仅发掘了元君庙仰韶文化早期的墓地,亲手清理出几千年前的氏族社会墓葬,还到了临潼、西安、宝鸡等地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参观,深刻地体会到考古工作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手段。这一次实习,坚定了他献身考古事业的决心。
1961年夏,李伯谦毕业了。苏秉琦老师认为他成绩不错,各方面表现突出,就留他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任教。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在田野考古的第一线。李伯谦带学生、带研究生主持和参加考古发掘20多次,开展考古调查50余次,工作区域北至黑龙江肇源,南至广东揭阳、汕头,西至青海西宁,东至山东泗水。特别是青铜时代的重要遗址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和安阳殷墟、北京昌平雪山和房山琉璃河、江西清江吴城、湖北黄陂盘龙城和荆州荆南寺、山西曲沃曲村,这些地方都有李伯谦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