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调查》共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各个地方出现的议事会、理事会等新的村民自治实现形式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对自治重心下移,寻求合适的村民自治单元的调查;第三部分是对产权状况及其变化对村民自治影响的调查;第四部分是对农村社区作为村民自治新的载体的调查。
本书为2015年版农村调查。“2015版的中国农村调查”超过以往的项目或者机构调查体制,而具有更为宏大的历史使命:一是政策目的。2015版的中国农村调查”将非常重视实地调查的可分析性和可预测性,以此提高决策服务成效。二是学术目的。2015版的中国农村调查”特别重视实地调查的深度学术开发性,调查包含着学术目的,并可以通过调查提炼学术思想。作为一种有实地调查支撑的学术思想也可以间接影响决策。为此,“2015版的中国农村调查”在设计时,除了关注“是什么”以外,也特别重视“为什么”,试图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底色及其变迁进行类似于生物学“基因测序”的调查。三是历史传承目的。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农村正在迅速消逝。“留得住乡愁”需要对“乡愁”的记录和保存。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中国农民经历了太多的起伏,农村农民的历史构成了国家历史不可或缺的部分。“2015版的中国农村调查”因此特别关注历史的传承。本书为专题卷,主要是以特定的专题为单位的调查,了解选定的专题领域的状况及其变化。
议事与自治
专项议事会:以“专事专议”破解自治难题——基于四川省邛崃市黄庙社区的调查研究
村组议事会:以“一事一议”破解自治难题——基于四川省邛崃市仁和社区的个案调查
村民议事会: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新探索——基于对四川省成都市的调查研究
“中国式议员”: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主体基础——基于四川省邛崃市议事会成员的专题调查
村民理事会:村民自治落地的组织载体——基于广东省英德市石牯塘镇叶屋村的实地调查
事务型理事会:民间内生及功能拓展——基于广西桂平市金田村迁坟理事会的实地调查
喝老爸茶:村庄日常生活中的协商治理——基于海南省海口市红旗村的实地调查
单元与自治
村委会下沉:乡村治理体制改革及成效——基于广东省英德市西牛镇禾湾村的实地调查
村落自治: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新探索——基于湖北省秭归县白鹤洞村的调查
村民会议:农民政治博弈的平台——基于豫北府君寺村一起修路事件的解读
文化相连: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文化资源——以福建省厦门市山后村“共同缔造”为例
“两说一联”:以法治补充自治的地方实践——以陕北富县十五里铺村为例
产权与自治
产权与政治:产权结构变革下村庄权威的演变——基于太原市清徐县北社村的个案研究
产权单元与治理单元的关联与张力——基于广东省信宜市钱新村的实地调查
产权与治理:模糊产权的治理价值与实践——基于山西省芮城县北关村的个案研究
产权与治权:一块山林纠纷的故事——基于湖南省岳阳市新和村的研究
地权变动:治理结构演变的经济基础——以湖南省古丈县泽禾溪村为个案
水权与治权:谁有、谁治与谁享——基于广西蒙山县壮村的调查与研究
产权发展与治理之变——基于陕西省富县十五里铺村的个案研究
社区与自治
自治进城:居民自治有效实现的传统资源——基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绿苑小区进城渔民的调查
协商共治:开放型社区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基于福建省厦门市曾厝坟文创村的调查研究
多元共治:商业聚落治理的有效实现形式——基于福建省厦门市中山路商圈的调查
公共服务:新型农村社区有效运转的基础研究——以河南省舞钢市张庄社区为个案
双轨并治: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架构及困境——基于河南省许昌市东明义社区的个案研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