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维京文化》是一本既有美国—瑞典跨文化参考的实用价值,又不失学术严谨的有关瑞典的文化读本。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文献,并从瑞典自海盗时代到当今福利王国千年的历史人文开始,广涉瑞典人的日常生活、族群心理和价值观。
《当代维京文化》共分十二章,从瑞典的千年史开始,通过对“人民之家”瑞典模式的剖析、对瑞典文化的“4个S”之刻板印象的纠正、对瑞典国家浪漫主义的铺陈,再到瑞典的团队精神与个人主义的共生、到瑞典人一些基础的文化价值中的法则,逐层深入,逐渐具体,最后以对和瑞典人打交道的具体建议作为全书的收尾。中国读者读来仍然受益匪浅,不失为一本出色的大众读物。
瑞典人在1967年平静地、零事故地完成了从机动车左行改为右行的转换。这个国度奉行“谁不合作 ,谁的生活就有麻烦 ”的哲学,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序、平等和民主的国家。海盗精神和当代瑞典人价值观的根基有何关联?如此有序、富裕而稳定的文化能否孕育创新的活力?瑞典人的自杀率很高吗?嗜酒如命吗?性开放而随意吗?这本书或许是帮助你深入而充满趣味地了解瑞典的最好途径。
[瑞典]克里斯蒂娜·J. 罗宾诺维兹是一位跨文化导师、训练师和顾问。出生在瑞典又在美国生活多年,她在多家跨国公司和机构工作,是专业的瑞典—美国跨文化关系的专家。
[美]丽莎·W. 卡尔是一位瑞典裔的美国人,是一位职业记者,一直生活和工作在瑞典。现在她住在达拉斯,专注于《瑞典与美国》杂志,并开发着互联网内容。
罗宾诺维兹和卡尔已经合作了十几年,共同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跨文化读物,包括《当代维京》与《瑞典的文化》。
肖琼,女,祖籍安徽,西安石油大学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瑞典隆德大学心理学访问学者(2010—2011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陕西省“三秦社科讲坛”讲师团成员、中国希望工程教师培训讲师、西安心理学会理事,陕西教育理论研究会理事,西安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主持“跨文化的心理适应实证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过程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研究”、“构建学习工作坊,探索大班条件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教育部及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发表《留学瑞典的中国学生与瑞典大学生应激源及应对策略的跨文化研究》、《大学生心理适应过程的验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劣势及干预建议》、《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大班条件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研究》、《中学生考试焦虑及其考试认知评价》等文章。
即使是离开了瑞典,瑞典人仍固守着他们的瑞典风格,某些情况下,他们甚至比在瑞典的家时更遵守瑞典式的习俗与行为。
但是瑞典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过去几十年在欧洲出现的民族主义并不相同,尽管瑞典人与她的邻居共有许多文化特质,但是,她没有可以用以庆祝的独立日或解放日。而邻国挪威,要纪念两个日子:一是1814年5月17日从丹麦统治下独立出来的纪念日;二是1945年5月8日从二战的纳粹统治下解放出来的纪念日。另外,尽管瑞典人忠诚并效力于自己的国家,但并不试图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其他国家,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也不像星条旗下的美国人那样有各种各样的爱国形式。
瑞典人更像是在与他们的国家谈一场恋爱:快乐的感情、淡淡的忧郁、理想化的恋人,总是如明媚的夏季般的宁静社会溢满心怀。这种瑞典式的田园诗——如同理想中完美的圣诞节那样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存在。
(一)模范社会
瑞典的自豪感涉及生活的很多方面:社会政治理想、务实的君主政治、传统的工程机械优势,以及诗人和音乐家身上透露出的民族主义浪漫情怀。瑞典人对包括国旗这些象征物在内的符号都更多的具有文化情感,在瑞典,国旗更多地用于装饰,而不是显示国家沙文主义。
正如我们已讨论过的,瑞典人有人民之家及其深刻的含义做后盾:平等、公平、正义、团结、安全与保密的权利。当今的多数瑞典人成长在瑞典被视为现代理想社会的时期——既为她的公民铺平了竞争之路,同时又大幅度地减少了在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存在着的严重的贫穷与苦难现象。令瑞典人非常自豪的是,他们所感受到的社会系统更多的是发展、慈爱和成熟,而不是不得不为了生存或获得财富而挣扎。
当然,瑞典人有自己表达自豪感的方式,那就是瑞典式的谦虚。我们将在第六章里讨论瑞典文化中的适度现象(lagom),让瑞典人对任何有自我吹嘘嫌疑的人——哪怕他不是为了个人意愿,而是为了国家,也会侧目相看。
“真有什么典型的瑞典式谦虚吗?”斯德哥尔摩报纸《瑞典日报》(SvenskaDagbladet)意味深长地发问道:“或许它就是不让你表现出作为瑞典人的自豪吧?”如果你想那样做,那么还请你有所保留。社民党的英瓦尔·卡尔松(IngvarCarlsson)在1994年再次竞选首相时,提起了自己年轻时第一次访问美国芝加哥时的感受,当看到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还有如此贫困的地区时,他忍不住说:“我几乎以生活在瑞典这样的国度为荣了。”(Palmer,2000:104)。哈哈,试想一下,一位说自己“几乎”以祖国为荣的美国总统有可能连任吗?恐怕只能乖乖地下台吧!可是在瑞典,这种谦虚就可以被人们接受。
然而,无论是不是会表达出来,很多人内心都有一个渴望,即如果可能的话,每个国家都应该做得像瑞典一样。早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当一位瑞典朋友说起“东欧的一些‘新’国家正将瑞典作为其政府效仿的对象”时,—位在瑞典工作的美国女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现在,尽管产业界与劳动者间的关系不再像过去那么和谐,瑞典仍然是世界上最团结的国家之一。瑞典人以他们的国家具有能够理性解决劳工问题的历史而自豪,这个国度总能有效地避免全国性罢工和其他劳工动乱,这确实是其他国家难以做到的。
瑞典人对他们国家曾经威武的军队历史感到骄傲,17世纪的瑞典是欧洲强大的国家,可惜,当19世纪初被沙皇俄国打败,其后又向芬兰投降之后,荣耀就消失了,战败后,瑞典人乘上了和平时期中立、战时不结盟之舟(然而,这并未妨碍她对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分割的命运充满同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更强烈地倾向于盟军)。不过,和平主义毕竟越来越被重视,今天,基于非暴力解决问题的信念,瑞典人因他们的和平主义和中立态度而自豪,正如其他国家的人们以他们的军队而骄傲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