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美善的教育初心:用爱成就一所幸福的学校》记叙了作者从事校长工作16年以来,特别是参加“UDS共同体项目”后,在北京市三里河第三小学做校长的教育实践经历。校长是一所学校办学的关键所在。在做校长期间,《回归美善的教育初心:用爱成就一所幸福的学校》作者追求温情管理、美好管理,努力唤发出每个人的向善力量,坚信每个人都能做好的自己。以学校校名演绎而来的“三三情”办学理念,即“以小善汇集大善,做满怀感恩之心的人;以小爱凝聚大爱,做具有大爱情怀的人;以小事成就大事,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贯穿其办学始终。书中以大量鲜活事例介绍了作者在小学教育这片热土上静心耕耘,回归教育本真,追求“幸福人生”和“幸福学校”的发展历程。
眼前的这套丛书是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依托与北京市及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教委合作开展的“UDS项目”,致力于促进现代学校改进与自主发展的实践成果。
在实践中,项目立足校本,倡导学校自主发展。他们从学校领导团队整体发展入手,自上而下启动变革;从学校发展计划入手,优化学校整体运行结构和发展过程;通过行动研究和“三微行动”(微改进、微研究与微创新)促进学校日常文化变革。,在此过程中,大学项目团队以沉浸式校本支持的方式,融入学校,日常跟进,伴飞引领。同时,充分发挥UDS的合作优势,催生变革,实现了学校日常文化静悄悄的革命以及UDS合作实践共同体的共同发展。
纵观这一成果,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探索聚焦学校的日常文化变革和自主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深刻性。
长期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总是停留在课程的加加减减、教材的修修改改以及教学技术的提升和模式的建构上。而该成果抓住日常生活转型——这一现代现象最直观、最具特色的形态表现,对学校日常生活进行批判与重建,鲜明地提出“改进在日常”的学校改进理念,通过以“质疑、对话、反思”为特征的反思性学研文化的建立,聚焦习以为常,关注熟视无睹,重构与优化了学校师生日常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从而将中国现代化所期待的文化转型任务落到了实处。因此,这一探索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深刻性的。
第二,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探索,成果具有可推广性。
这种务实不仅体现在“尊重规律,回归本真”的指导思想上,更体现在“改进在日常”的操作性和适切性上——校校可以改进,人人可以改进,处处可以改进,时时可以改进。这不仅激发了教育工作者不断审视自我,寻求改变的向善愿望,更唤醒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主体意识,激发了每一个行动主体的创新潜能和内在的行动力,实现在学校教育各个空间的微改进、微创新,从而为学生造就了新的文化成长环境。因此,这一成果具有很强的推广性,适合于所有学校的自我变革。
第三,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新课程改革自实施以来,非常强调和重视学校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在党的十八大的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教育要进行整体综合改革,强调开展学校治理与协同创新。而该成果以整体、有机、复杂的思维方式,以UDS合作实践共同体为依托,从行政文化变革入手,聚焦于学校领导团队的整体建设,充分依靠组织的结构和系统,自上而下启动变革。通过“制定、执行、总结”三个环节的优化与创新,促使学校建立起自主发展的闭环机制,帮助学校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各个大小齿轮持续自主发展和运作的良好机制,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发展的迭代螺旋式上升。这一发展经验符合当前学校治理中通过结构优化功能的思想,对学校进行深层的文化变革,体现了“深综改”的理念。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主动踏入教育路
第一节 人生之路有选择
第二节 教育岗位初长成
第三节 校长路上探索行
第二章 伴飞发展一起行
第一节 牵手UDS项目
第二节 执行更重要
第三节 我们这样做总结
第三章 用美好成就美好
第一节 发现美好
第二节 树立美好
第三节 传递美好
第四章 改变是为了更好
第一节 改变源于问题存在
第二节 教师改变,世界改变
第五章 有为无为两相宜
第一节 有温度的管理
第二节 方圆相宜
第三节 评价有法
第六章 为了孩子的幸福和美好
第一节 把不可能变可能
第二节 为孩子创造一切空间
第三节 用策划创造美好
第四节 相信教育的力量
第七章 家长,我们一路同行
第一节 沟通架心桥
第二节 我们是伙伴
第三节 家长满意我就满意
第八章 美丽校园,风光无限
第一节 青青校园,我的家
第二节 课程服务变革多
第三节 校园处处显生机
《好人好事》编者的话
驻校研究者手记
教育,始于对幸福的觉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