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反思及其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启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定 价:25 元
第一章何谓后马克思主义 何谓后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或许连问这么一个问题都显得不太合适。因为,尽管从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正式的话题进入人们的谈论域到现在,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将近三四十年,人们对后马克思主义的谈论也非常热烈,但在后马克思主义究竟为何物这一问题上,人们却莫衷一是,只是统一认定: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异彩纷呈、并非统一的学派。此种情形就像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评判一样,尽管大家都在谈论后现代主义,但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人们很难给出一个固定的答案。 后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何时?它有哪些代表人物?它有哪些显著的理论学说和特征?它对于马克思主义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它产生了怎样的学术效应?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呈。
前言 自从丹尼尔·贝尔提出后工业社会这一概念以来,人们谈后成风,各色各样的后理论如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女权主义、后现象学主义从此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甚是热闹。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后理论当中,近年来又冒出了所谓的后马克思主义。尽管国内学者对这一后理论还相当陌生,但在西方学界,后马克思主义却吸引了很多一流学者的眼球,人们围绕着这一话题早已展开了长期的探讨、对话和争论。不管人们对后马克思主义是承认还是拒绝,后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很大的思潮确是不争的事实。20世纪80年代左右,在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国外马克思主义阵营中有一批学者逐渐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当今在西方学界非常活跃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在后马克思主义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和概念进行全面拆解的态势下,马克思主义当中最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也遭到了后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和否弃。借用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许多手法,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问题,针对西方世界日益壮大的新社会运动现象,后马克思主义在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途径、目标等等问题上,都提出了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策略和方案。
作者简介
王平,男,1975年6月出生,江西安福人,博士,教授。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院教授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导师、上海市哲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哲学学会青年学者论坛筹委会委员、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员。曾作为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西北大学访学一年。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上海市教委课题等纵向课题7项,在《哲学动态》、《学术月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社会科学》、《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现代哲学》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
第一章 何谓后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国内外学者的若干意见 一、维基百科的意见 二、《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导论》的意见 三、《法国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见 四、其他国外学者的意见 五、国内学者的若干意见 第二节 本课题关于后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一、后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二、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年代 三、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 第二章 后马克思主义出台的语境 第一节 后马克思主义出台的现实语境 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与失误 二、新社会运动的情景触发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 四、世界左翼运动的失利 第二节 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反思的思想语境 一、后马克思主义当中的结构主义因素 二、后马克思主义当中的后结构主义因素 三、后马克思主义当中的后现代主义因素 第三章 拉克劳、墨菲的"解构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解释范式的失效 第二节 领导权: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拱顶石 第三节 激进民主政治的致思向度 一、用话语政治替换本质主义政治 二、用文化政治替换革命政治 三、用身份政治替换阶级政治 第四章 后马克思主义的其他主要形态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 第一节 哈特和内格里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 一、全球统治的新形式:帝国 二、反抗帝国的新力量:大众 三、未来社会的新形态:共有社会 第二节 穆泽利斯的"实用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 一、经济还原论: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症结的逻辑产物 二、两类四种还原论:还原论的类型学析分 三、理论化实用主义:穆泽利斯克服经济还原论的尝试 第三节 女权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 一、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质疑马克思主义的三重维度 二、走向后现代: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话题的当代转向 三、乖谬与虚无: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荒诞之路 第四节 生态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 一、现代性逻辑:生态危机产生的意识形态根源 二、资本逻辑:生态危机加剧的制度性根源 三、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运动取向 第五节 后马克思主义中的后政治左翼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 一、美国左翼历史概观及当前批判路径 二、美国后政治左翼的重建意向及思路 三、美国后政治左翼重建的启示 第六节 伊格尔顿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 一、伊格尔顿意识形态问题指向的深层语境 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释义的多维性 三、伊格尔顿意识形态思想的要旨:意识形态即话语 第五章 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反思的真实理路及其对建构和谐杜会的启示 第一节 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反思背后的真实图景 一、方法论上的"后"( post)主义 二、性质上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 三、政治立场上的自由主义 四、行动上的"精神社会主义" 第二节 现代性:后马克思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的逻辑预设及其归宿 一、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预设: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症结 二、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路径:后现代主义理路 三、后马克思主义的归宿:现代性梦魇 第三节 和谐社会如何建构: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反思之后的余思 一、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反对全球化背后的暗流 二、坚持理想:反对形式主义 三、坚持理想:反对虚无主义 四、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反对唯财富主义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