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在风中歌唱》是北大培文·文学讲习所学员的优秀作品集。该作品集充分体现出当今青少年文学创作的潜力,体现了创意写作的极大魅力。
主编张辉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北大培文创意研究副院长、北大培文·文学讲所副所长,从事文学研究十多年。
谢冕曹文轩戴锦华程郁缀黄怒波漆永祥徐则臣李迪倾心指点
少年行 北大情
聆听名家论道 书写志气文章
人只有永不停歇地激动,才能不断地有所进步。愿青少年朋友们的写作也是这样。 程郁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唯愿热度犹在。我们在书写,我们在路上。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生活决定了你的思想深度。 黄怒波(诗人、企业家、慈善家、登山爱好者)
可以乐观而谨慎地说,改变高考体文风的实践初见成效。
漆永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组副组长)
在写人物故事时,我总会带入自己的情感。 李迪(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
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能写的,写自己能写好的。 徐则臣(著名作家、《人民文学》编辑)
写作,是写心灵疼痛的地方。 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常务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迎风起舞静候花开
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副院长 张辉
这是一本北大培文文学讲习所精英班的作品集。北大培文·文学讲习所以北大精神为指,为青少年提供亲近经典、聆听大家的机会,让青少年在其中积累浓厚的人文能量,充分发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这些来到北大的同学,在北大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间,亲身感受北大的魅力所在。胸中万里河山,笔下千家诗文。他们在名家的指点下,切实体验北大文化的内在力量,萌发躁动不已的思想之芽。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在课上指出:成为一名具有北大基因的人,并不是说他一定要上北大,而是要具有北大的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只要有了这种精神,他就是一名合格的北大人。无论他到哪里上大学,或者到哪里去工作,都会具有一种卓尔不群的气质、百折不挠的信心和愈挫愈勇的气概。这样的人,想不成功都难。
文学的希望,在青年,在未来。这种精神落实到青少年的写作方面,就是要求他们要有脚踏实地的品格和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写作者是敏锐的观察家,能够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世界;写作者是智慧的思想家,在平凡的生活中刮起风暴;写作者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书写个人传奇和记录时代生活。更进一步地说,让青少年亲近文学,加强对社会的体验,懂得诉说人生,不一定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作家,而是为了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健康成长,进入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更好的自己。在这个程度上,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言:让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爱上写作,这是对中国教育的特别贡献。这是一种写作的美德。
创造就是给青春插上翱翔的翅膀,写作就是给心灵说话的机会。写作必须要从解放思想出发,首先强调言有物,言有意,其次才是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功夫。这个道理不能搞反了,没有说什么的问题,哪会有怎么说的问题呢?让写作回到事物,让想象回到现实,回到文学的起点,让青春来叫醒作文。美国建筑大师贝莱说:青春是一种品质,与年龄无关,一旦拥有便永远不会失去。青春具有解放的品质,人生只有在丢失这种创造性品质之后,才会真正地老去的。
让我们跟随青春的脚步,让文学的石子破窗而入,惊醒装睡的作文。装睡者也许偶尔会做梦,但是永远抵达不了生命之根。作文乃至语文的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人文教育它从日常的油盐酱醋中来,从生命的喜怒哀乐中来,而不会从石头缝中蹦出来,不会从书本中飞起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因此,应该让孩子们在水里火里,在人生里,在社会里,学会生活,学会理解,学会爱,而不仅是在沙盘里堆砌世界,在作文纸上排列字句。文学界和教育界应该一起担起这个责任,因为孩子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该对青年有一个方向性的引导,以解放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认知世界的能力,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进而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青年。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少年行,北大情。让我们不负青春,不负文学,不负燕园之行,一起迎风起舞,静候花开。
主编张辉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北大培文创意研究副院长、北大培文·文学讲所副所长,从事文学研究十多年。
序 迎风起舞 静候花开
第一篇 梧桐树下
萧子衿 | 梧桐树
李文染 | 少年
王小雪 | 木笙
徐 旭 | 不灭的火焰
杨羽童 | 灵动的石头
文 雯 | 盲船索菲亚
曾 敏| 加速世界
伍书琛 | 阿束
肖子莲 | 收藏之乱
谭智洋 | 橡胶人
陈寓理 | 山外有海
向诗慧 | 最后一击
第二篇 月光照不亮的地方
刘思睿 | 外婆的好记性
张小棋 | 谎
蒲素兰 | 吴花的守望
段小玉 | 卑魂
黄渝昂 | 过年夜
姚楚鑫 | 狮虎兽
谭雨萱 | 静候花开
雷佳琪 | 封于岁月 掩于黄土
魏雨欣 | 她
廖泓清 | 春日情
易 亿 | 烟的舞蹈
夏思瑶 | 月光照不亮沥青路
邓 婧 | 创业
谢芷兰 | 幸福地留守
彭思翔 | 傍晚的朝阳
何妮谦 | 急湍清流
黄 上 | 盼 盼
第三篇 天堂草
周楚懿 | 负书归南
周子霖 | 倾听历史的声音
周祎源 | 我与文字的不解缘
蒋璐阳 | 北大记忆
龚 洲 | 云南面容
蒲静思 | 北大长廊
黄元泽 | 饮湘江之水
胡婧袆 | 最美的风景
李鹭星 | 北京印象: 时间开始了
肖文铉 | 凤凰古城景瞰
蒋哲宇 | 牛犊不应怕虎
王文轩 | 明日太阳会照样升起
第四篇 湖畔的第一朵花
李雅彤 | 舌尖上的乡愁
曾环宇 | 便引诗情到一生
赖顺意 | 豋仙人岭记
刘子杰 | 蛹与蝶
李芊慧 | 宝钗扑蝶
何露彤 | 叹迎春
李博昕 | 用法律和道德夯实安全感
石宇欣 | 外部尊重与内部尊重
罗展仪 | 浅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邓科薇 | 从演艺圈潜规则看中国的信仰缺失
刘伊玲 |一刀切还需三思
潘 昶 | 那一束月光的喟叹
田甜俊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