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内容共分为八章,第1章介绍了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及实验室的安全知识;第2章介绍了实验的误差分析;第3章介绍了计算机软件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第4~8章为实验部分,共编入26个实验项目;书末附有物理化学实验常用数据表。书中既有物理化学的经典实验,也有反映石油、石化专业特点的实验项目。每一个实验都按照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与药品、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和思考题这七项条目进行编写。实验中涉及的测定方法、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的介绍和相关的参考资料等附在实验内容之后。本教材结合了先进的现代实验教学仪器和计算机软件在实验中的应用而编写,力求实验教学能够与时俱进,反映当前物理化学实验的新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物理化学实验》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材料科学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选用和参考。
物理化学是四大基础化学课程之一,是化工热力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结构化学、催化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课。它采用物理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和规律,是化学的理论基础。因此物理化学实验非常依赖于测量仪器、测量技术,并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互联网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测量技术手段及处理软件,由此带来测量及数据处理自动化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仪器的更新换代非常快。现有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种类很多,但大部分实验所用的仪器较为陈旧滞后,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多停留在人工手动的阶段。为了使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与新型仪器及技术手段的发展相适应,编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参考国内其他院校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编写了本教材。本书在选取实验内容方面,首先,考虑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的知识系统性;其次,在保留了经典的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国内开发的新仪器,调整补充了一些电脑联机的实验内容,特别注重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重点选取了自动采集实验数据并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实验。本书内容包括基本测量方法及仪器介绍、数据处理方法、误差计算处理及实验部分。实验部分精选了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结构化学等26个实验,并对实验仪器、操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另外,本书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计算机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及化学中常用的处理软件Origin、Excel和ChemDraw等。本书由王文珍教授编写第二、三、四、八章及附表,刘雪梅编写第一、五、六、七章。编者特别感谢西安石油大学和化学化工学院的支持,及物理化学课程组全体老师的私帮助。对使用中发现的不妥之处,敬请提出宝贵意见,以待再版时更正。编者2016年6月
年10月出生,山西襄汾人,致公党党员,1988年6月参加工作,南开大学无机化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教授,为西安石油大学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现任西安石油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检索及国内《化工学报》、《化学通报》等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80余篇;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多项台湾国科会、教育部及由日本政府资助的重点项目的研究。
自然科学版)编委,并担任国内外多个SCI期刊的论文评审人。
年 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4年西安石油大学优秀教师;2014年 西安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第1章
绪论 1
1.1 开设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
1.1.1 课程的目的 1
1.1.2 课程的要求 1
1.2 实验室安全知识 2
1.2.1 安全用电常识 2
1.2.2 化学药品的安全使用与防护 3
1.2.3 汞的安全使用 3
第2章
误差分析 5
2.1 测量方法 5
2.1.1 直接测量 5
2.1.2 间接测量 5
2.2 误差的分类 5
2.2.1 系统误差 6
2.2.2 随机误差 6
2.2.3 过失误差 6
2.3 精密度和准确度 7
2.4 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法 7
2.4.1 绝对误差 7
2.4.2 相对误差 7
2.4.3 标准误差 8
2.5 几种常用的平均值 8
2.5.1 算术平均值 8
2.5.2 几何平均值 8
2.5.3 均方根平均值 8
2.5.4 加权平均值 8
2.6 误差分析 8
2.6.1 平均误差的传递 8
2.6.2 标准误差的传递 9
2.7 有效数字的表达与运算 9
2.7.1 有效数字的表达 9
2.7.2 有效数字的运算 10
第3章
数据处理 11
3.1 Excel软件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11
3.1.1 Excel的基本知识 11
3.1.2 用Excel处理实验数据 12
3.1.3 用Excel做曲线图 14
3.1.4 添加趋势线 16
3.2 Origin软件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17
3.2.1 数据输入 18
3.2.2 数据处理 18
3.2.3 Origin软件绘图 20
3.2.4 线性函数的拟合 22
3.2.5 非线性函数的拟合 22
3.3 ChemDraw软件的应用简介 26
3.3.1 软件基本知识 26
3.3.2 书写化学结构式及方程式 27
3.3.3 预测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9
第4章
化学热力学实验 31
实验一
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静态法 31
附录4-1 饱和蒸气压测定方法简介 33
附录4-2 大气压的测定 34
附录4-3 异丙醇的饱和蒸气压计算 36
实验二
燃烧热的测定 37
附录4-4 燃烧热测定仪器介绍 40
附录4-5 氧气钢瓶及使用操作方法 41
附录4-6 燃烧热实验软件的操作说明 41
实验三
溶解热的测定 42
附录4-7 溶解热测定系统简介及软件使用方法 45
实验四
挥发性双液系T-x 图的绘制 47
附录4-8 阿贝折光仪及其使用方法 49
附录4-9 折射率随浓度变化的工作曲线的绘制 51
实验五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52
附录4-10 常用溶剂的Kf值 56
实验六
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56
实验七
差热分析 60
附录4-11 NDTA-Ⅲ型差热分析仪的仪器面板及使用方法介绍 63
实验八
二组分溶液偏摩尔体积的测量 65
第5章
动力学实验 69
实验九
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69
附录5-1 WZZ-2A型自动旋光仪的使用 72
附录5-2 超级恒温槽的使用 73
实验十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74
附录5-3 DDS-11A型电导率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76
实验十一 B-Z振荡反应 79
附录5-4 BZOAS-ⅡS型微机测定B-Z振荡反应系统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84
实验十二
丙酮碘化反应级数的测定 85
第6章
电化学实验 90
实验十三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和应用 90
附录6-1 EM-3C数字式电子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94
附录6-2 铂电极、铂黑电极、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和银电极简介 95
附录6-3 盐桥的制备 96
实验十四
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97
实验十五
电泳法测定氢氧化铁溶胶的电动电势 99
附录6-4 电动电势的测定方法简介 102
附录6-5 Fe(OH)3溶胶的临界
电位 103
实验十六
电导法测定难溶盐的溶度积 103
附录6-6 二次蒸馏水、去离子水和电导水 106
第7章
表面化学实验 107
实验十七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107
附录7-1 表面张力测定方法简介 110
附录7-2 不同温度水的表面张力 111
实验十八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 111
附录7-3 聚乙二醇在不同温度时的K 和
值(水为溶剂) 115
实验十九
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116
实验二十
溶胶的制备?p净化及性质 119
实验二十一
电导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 124
附录7-4 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的常用方法简介 127
实验二十二
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及破坏 128
实验二十三
沉降分析 132
附录7-5 对沉降分析的补充说明 136
附录7-6 不同温度时水的黏度值 136
实验二十四 BET容量法测定固体物质的比表面积 137
附录7-7 吸附气体的选择 140
第8章
结构化学实验 141
实验二十五
磁化率的测定 141
附录8-1 古埃磁天平简介 145
实验二十六
稀溶液中极性分子偶极矩的测定 146
附录
物理化学实验常用数据表 152
附表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152
附表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152
附表3 国际单位制的一些导出单位 152
附表4 单位换算表 153
附表5 物理化学常数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