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研究》是由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创办的院刊。本刊坚持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决策咨询并重,致力于办成在国内社会建设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性学术集刊,搭建一个社会建设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为社会建设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构筑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阵地,为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社会建设的文献参考。
本刊由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非政府管理(NGO)研究所、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合作,邀请清华大学在校博士生团队编辑出版。该刊坚持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决策咨询并重,致力于办成在国内社会建设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搭建一个社会建设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为社会建设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构筑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阵地,为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社会建设的文献参考。
卷首语
离年底不远了。结束IDEAS
3.0第一次小组活动,乘坐在返回航班上。
2015年我们走出了丛林:从NGO研究所升级为公益慈善研究院。在民政部和清华大学的部校合作体制下全力推进公益慈善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仅Ci-lab正式起航,基于IDEAS三次经验的跨界创新型领导力行动学习项目也已火爆登场,将于慈研院周年庆典之际在波士顿开启创新之旅。
3.0在上海的第一次原型活动中,我加入了健康生态小组。7位组员中包括2位政府官员、1位国企老总、1位民企老总、2位高校老师和1位催化师。我们选择两条路径构建体验原型:一是探访健康医药企业和医院,体验健康产业创新之路;二是行走森林公园、滨江外滩,探访老洋房,体验健康生态创新之路。在我的倡导下,邀请一位微信群友洪俊和我一起行走徐汇。晚上的头脑风暴提出了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原型。硬件是一条50公里的徐汇健康生态步道,穿越城市森林公园、万人体育公园、滨江外滩、徐汇老洋房,按简约、方便、统一的原则打出徐汇健康生态行的绿色品牌。软件则包括:与腾讯公司合作,推动徐汇日行公益捐(徐汇万人日行万步、腾讯公益平台日捐万元)的公益活动;与阿迪达斯等知名运动品牌合作,定期举行走马(行走马拉松)公益活动等。原型虽粗糙,却创意满满。
《社会建设研究》也是一个富含创意的原型。日前,我们和ARNOVA合作在清华成功办了首期亚洲青年学者SSCI论文工作坊,来自美国的4位教授在两天时间里分享了他们多年担任学术期刊主编的经验,并点评了我们提交的17个论文选题,让与会者饱受批评且收获满满。这是提升学术论文和期刊水准的捷径。新的一年我们会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
新的一年到了。这个由青年才俊主持的期刊开启了新的征程。期待并自信满满地注视着,也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王 名
2015年圣诞夜于返京途中
王名,男,1960年10月,新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非政府管理(NGO)研究所所长,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清洁发展机制研发中心主任,《中国非营利评论》主编。1997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博士学位。自1998年创设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致力于中国NGO研究至今,领导了清华大学关于NGO的各项主要研究项目和实证调研。2001-2007年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非政府管理、公民社会与治理、CDM与NGO参与环境治理。近年来侧重从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制度规范角度研究NGO,并探索运用口述史方法、人类学方法开展NGO研究。
陈健秋,男,中共东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主编《东莞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等系列社会建设著作,在社会建设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心得。
主题对话:医疗改革与社会发展
医疗行业政府管制问题研究【毛丽娟】
以药补医到以医补医,医药分业:
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模式和经验【吕子旸】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竞价排名规则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研究【李海明 房 琪】
医疗改革的微观基础: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与经验
【范一凡 徐梦竹 姜 达 夏志伟】
案
例 研
究
社会主义、发展主义与法治主义:
地方政府处理乌坎土地问题的基本逻辑【曾志敏 张严冰】
乌坎事件中社会资本对基层民主的影响【毛佩瑾】
社会组织嵌入城中村社区治理体系研究
以光明社区绿营中心等社会组织为例【孙亚梅】
学术性社会团体去行政化改革中的底部优势研究
以中国X学会为例【高 阳】
他
山 之 石
美国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历史变迁(1960~1990):
发展教育学的视角【吕舒云 张 潮】
探 索 争
鸣
论孔子的天命观
儒家早期政治正当性观念的起源【许 超】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研究【王 莹】
地
方 实
践
多元共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叶建辉 黄 琦 李 宏】
东城街道探索打造音乐剧之都新模式【东莞市东城社工委】
麻涌创新劳动力就业创业普惠机制【东莞市麻涌镇社工委】
稿 约
来稿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