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冲突与融合2:现代科技背景下的乡土农业知识抢救、管理与创新研究典型案例分析
定 价:80 元
- 作者:旷宗仁 著
- 出版时间:2016/1/1
- ISBN:9787565513411
-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H31
- 页码:458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知识的冲突与融合2:现代科技背景下的乡土农业知识抢救、管理与创新研究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起源于现代科学技术给我国乃至世界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所引发的反省。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生物多样性消失等现代严重社会问题的产生,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日常生产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做出必要的反思。知识是人类决策与行为的基本依据,是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本质基础。具有知识决定了人类是自然界中*强大的生物。《知识的冲突与融合2:现代科技背景下的乡土农业知识抢救、管理与创新研究典型案例分析》站在乡土农业知识保护、创新、管理的立场上,在科技哲学、知识管理学、传播学、发展学等多学科的视角下,借用亨廷顿“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分析思路,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乡土农业知识”两大知识系统的冲突与融合现象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其各自主要特征、内在发展传播规律及相互影响关系。立论前提假设包括:(1)人类和社会需要全面可持续发展;(2)知识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内在核心要素;(3)知识的产生、发展与人类的不同思维方式、生产生活需求、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4)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乡土农业知识分别是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发展的内在核心知识基础。
本书研究起源于现代科学技术给我国乃至世界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所引发的反省。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生物多样性消失等现代严重社会问题的产生,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日常生产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做出必要的反思。知识是人类决策与行为的基本依据,是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本质基础。具有知识决定了人类是自然界中最强大的生物。本书站在乡土农业知识保护、创新、管理的立场上,在科技哲学、知识管理学、传播学、发展学等多学科的视角下,借用亨廷顿“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分析思路,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乡土农业知识”两大知识系统的冲突与融合现象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其各自主要特征、内在发展传播规律及相互影响关系。立论前提假设包括:(1)人类和社会需要全面可持续发展;(2)知识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内在核心要素;(3)知识的产生、发展与人类的不同思维方式、生产生活需求、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4)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乡土农业知识分别是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发展的内在核心知识基础。
陈寅恪先生1929年在王国维纪念碑铭中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深刻地体现了其对于一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高度重视。这种主体性也可以引伸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上去。西方科学家认为批判与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本质。这实际上也是在强调科学及科学家作为一个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认为必须具有个体独立的精神和思想。然而,回顾我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却发现其几乎是一个不断否定传统、否定自我、全盘西化的历史。如今,我国已经基本上按照西方的模式构建了新的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社会分工、城市建设体系,科学、民主、现代化等西方话语成为我国社会不可质疑的主流话语,个体、民族乃至国家的主体品格、文化自信几乎丧失殆尽,逐渐沦落为外部环境的工具、西方社会的附庸——简单的学习者和盲目的追随者。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倡导和宣扬我国传统文化与思想的复兴,这是我国学术界个体和民族主体意识的一种觉醒和回归。
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我国传统思想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和我国传统乡土农业知识体系当然也是各具优缺点,不宜全盘否定或接收。我国当前对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全盘接收和对我国传统乡土农业知识体系的全盘否定是一种极不合理的事情。人类虽然是自然界具智慧的动物,但仍然远不是无所不知的万能上帝,在做出决策和行为的时候也很有可能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选择。例如,如今通过新科学技术的采用,生活方便了,但人类新的疾病产生了;工作轻松了,但世界的污染严重了;收入高了,但很多人并没有感觉到幸福快乐!大自然的奇妙远不是我们在有限时间内所能认识和掌握的。事实上,我们离其内在的规律、真谛还有太远的距离,因此必须时刻保持一种敬畏之心,不断探索和思考,而绝不能狂妄自大,自以为无所不知,以致做出许多愚昧的事情——例如文革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情景和现象现在仍然经常以新的形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
基于以上研究目标、背景和立论假设,本书通过对两种知识体系的内涵、特征、传播规律和应用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后认为,乡土农业知识是一种与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乡土农业知识从属于古老的农业文明而不属于现代工业文明,仍然没有从习俗、观念、习惯、情感、信仰等知识内容和人的头脑中以及农业文明的其它实体部分中分离出来,蕴含和丰富的民间和民族智慧,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表现形态、功能作用和人文价值,对于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与历史、保持我国的民族特色、促进我国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至今仍然是支持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知识体系。乡土农业知识根源于社会分工未能明显分化的农业文明,从而导致其形成了与社会分工高度发达工业文明中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截然不同的独特特征。乡土农业知识在思维方式上以整体综合体验感悟思维方式为主要特征而不是归纳分析推理实证式思维方式;在知识体系结构上属于整体、系统和综合的农业生产生活知识体系而不是分学科的知识体系;在功能作用目的上是为了满足当地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而不是为了征服自然、世界和他人以及追求普遍适用真理;在创新应用环境上主要存在于具体特殊自然社会环境而不是普遍适用的工业化环境;在知识创新主体上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者为主,是集体与个体智慧的共同积累,而不是专门研究者的智慧体现;在形成传承过程上是人民群众智慧的长期积累与实践检验的结果而不是小范围内的人工控制实验验证然后大范围推广应用研究的成果;在知识表现形态上以隐性知识、物化知识形态为主而不是以显性知识形态为主;在知识的包容性上具有更大的宽容性,容忍生物、社会、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追求普遍真理。
旷宗仁,男,博士,1976年3月出生,现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副教授。长期从事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管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农业科技推广、乡土农业知识传播与创新、科技交流与传播等。现已经在《中国科技论坛》、‘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东南学术》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撰写《乡村传播中的农民认知行为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研究》两部专著,参编《乡村传播学》、《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普通发展学》、《农业推广学》等学术专著与教材10余本。
案例1 山东省莱阳市西陶漳村乡土农业知识系统及其变迁
案例2 查干湖冬捕——最后的渔猎部落
案例3 赫哲族乡土农业知识系统
案例4 蒙古族游牧传统乡土农业知识系统
案例5 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族传统乡土农业知识系统
案例6 俄罗斯的驯鹿民族:西伯利亚进退维谷的涅涅茨人
案例7 农民的知识积累与创新——西陶漳村调查记录
案例8 蕴藏在一个农民发展之路中的民间智慧
案例9 中国农历春节习俗的变迁
案例10 中国清明节习俗的变迁
案例11 中国农历与二十四节气——传统乡土农业知识的支柱
案例12 乡土农业生活与习俗知识案例——胶东大饽饽
案例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破坏触目惊心
案例14 内蒙古铁蹄马面临灭绝危机
案例15 用科技解农民之所需——一个普通农民的科技创新之路
案例16 赣西采茶戏
案例17 德昂族仅剩一人能完整传唱最古老叙事长诗
案例18 五境乡泽通村退伍农民的乡土农业知识
案例19 香格里拉县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
案例20 香格里拉县五境乡泽通村村民的农业生产选择
案例21 泽通村村民XZWS及其邻居的生产行为变迁
案例22 泥西乡农业生产项目与技术的变迁
案例23 深山农民发展经历中所体现的当代乡土农业知识与智慧
案例24 现代农业机械播种技术取代传统人工玉米播种技术
案例25 传统构皮纸的制造技术及其传承困境
案例26 传统祭祀用品“香”的人工制作方法
案例27 养鸡农民的创业探索之路
案例28 要致富就要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发展非农产业
案例29 现代科学技术给农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案例30 现代医学体系下的乡土医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困境
案例32 现代农业技术知识在边远山区里的扩散困境
案例33 传统的茶文化与商业化的茶生产
案例34 生活在农村但已经不以农为业——依靠非农产业致富的织布能手老赵
案例35 农民不得不做农民的无奈及其对新技术的向往
案例36 从传统果树种植到农家乐旅游——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案例37 传统乡土农业知识的市场化生产之路——鸟笼编织技术
案例38 农民的学习与再创造——从抛秧技术谈起
案例39 农民的知识学习与智慧技能——乡村精英勇于接受新技术的胆识和魄力
案例40 现代生产方式下的新乡土农业知识形成与新技术的负面影晌
案例41 重视传统乡土农业知识的老农仍然极其盼望孙子早日跳出农门
案例42 潜意识里的思想:传统即落后,现代即先进
案例43 追求更多经济效益成为抛弃传统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最强大理由
案例44 农民隐性知识的保护该何去何从
案例45 农民的智慧、学习与创新
案例46 传统“土知识”的管理运用及其面临的威胁
案例47 医药行家的养生菜肴——鱼腥草
案例48 传统的饮食风俗及其社会与文化功能
案例49 乡土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再挖掘
案例50 经济利益对农作物多样性与传统乡土农业知识的负面影响——以香稻米为例
案例51 征地对乡土农业知识生存基本空间的掠夺
案例52 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对传统乡土农业知识传承带来的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