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新奇的念头溜走 告诉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精心为青少年编选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在每则故事前面有一则精炼的名人名言,后面配有精彩的创新哲思,让青少年在阅读创新故事后还可以领略到*多的新意,不断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第一辑 创新的第一步是好奇
费曼的好奇心
母亲的呵斥
没有冒险就没有收获
富安的创意
好运气来自好奇
好奇心激发创新力
补鞋匠的纸条
祖师爷的智慧
盛田昭夫创办索尼
孩子的好奇心
埃坦的地图
第二辑 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
打开想象力的闸门
成功在于想象力
吃“垃圾”的鱼
铁匠的故事
心理专家的题目
费勃的船
被剪掉翅膀的天鹅
想象是创造之始
上帝帮我照相
电话转接的由来
国王与画家
第三辑 学习是创新的金钥匙
雕塑大师周轻鼎
动物是人类的老师
读书破万卷,创新自然来
长期积累才会灵机一动
永远年轻的毕加索
老猎人的经验
刻苦努力才有创新
第四辑 培养良好习惯,成就创新天才
恐惧是创新的敌人
滑动的茶碗
肯动脑子的华佗
多留心,就会多成功
要想创新就得冒险
尝试是成功的第一步
一切皆有可能
不要被固有思维束缚
观察胜过看
大自然让思维更开阔
对事物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善于向大自然发问的达尔文
要有敢于一试的勇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善于思考
不要忽视小小的想法
回收垃圾的女孩
不要怀疑奇迹的存在
珍妮·古多尔的冒险
第五辑 瞬间灵感萌发无限创意
猪肉与汽车
第一条帆布工装裤
不要小看每一个想法
科尔斯的仿古家具
做个“有心人”
马斯楚与鬼针草
杰克的发明
灵感是长期思索的结果
随时记录灵感
岛津源藏的专利
亨利·兰德的发明
灵感可以“点石成金”
医院里进发的灵感
第六辑 从细节里发掘创意
弗莱明与青霉素
哈同的智慧
留心细节的罗兰德·希尔
小点子解决大问题
如何防止方糖受潮
从细节 处抓住顾客的心
留心生活中的创意
机遇就在细节之中
迪克森的绷带
亚当斯改进电池
帕克的发现
小事情里有大发现
第七辑 创新就是要敢于异想天开
国王的法令
不要跟着别人走
突破常规思维
专为残疾人做服装
十万支箭三日完成
有创意的广告牌
詹特斯的办法
畏惧变化就不会有突破
最优秀的推销主管
聪明的画家
勇敢离开的小鳄鱼
要创新而不是模仿
成功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牧师的儿子
第八辑 神奇的创意,丰厚的回馈
小男孩的创业史
药剂师的创意
戈伊祖塔的新战略
情侣苹果
犹太父子的生意之道
会看家的毒蛇
精通生意之道的青年
磨坊主的儿子
怎样画出最多的马
不断创新的兰德
笔的创新史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
旅馆老板的智慧
白领的小册子
博览会的阁楼
第九辑 创新需要打破思维的定式
两家公司的不同策略
没有绝对的法则
农民的办法
冰红茶的产生
“独一居”的装饰
用创意提高竞争力
天堂的对话
摆脱奴役的猴子
工程师的办法
胖女人怎样变瘦
哥伦布的办法
巧除瘀血
老板的良苦用心
第十辑 创新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
市场无处不在
巧骂国会议员
本田宗一郎的企业智慧
反其道而行之的爱迪生
小村的致富之道
往锗里加杂质
桑塔亚的智慧
沃特的非常之举
从相反的方向解决问题
向里还是向外
出其不意的德军
聪明的小男孩
走出水镜庄
第十一辑 多动脑筋才能创新
农场主的智慧
卢伊兹的专利
乡下人与城里人
压力烹煮法
父亲的办法
思考带来创新,创新带来成功
聪明的年轻人
电灯的发展史
肯于动脑筋的刘星
笨重的房门也是发明
斯太菲克的创意
聪明的急救队员
苏堤的由来
思索是创造的前提
勤思考才可能创新
第十二辑 让思维推进创新
贷款的犹太富豪
逆向思维的威力
黑石子与白石子
借鉴带来的商机
简化思维也是一种创意
屎壳郎耕作机
让思维发散开来
整体思维与逆向思维
老人与踢足球的孩子
跳跃思维带来的答案
女歌唱家的点子
聪明的禄东赞
巧用系统思维
音乐里的移植思维
第十三辑 他山之石可以成创新之玉
戴娜的小店
条井正雄的饭店
如何将电线穿过管道
洛维格的“借术”
消毒外科学的诞生
往树洞里灌水
角荣的买卖智慧
洛克菲勒的馈赠
善动脑筋的彼得森
镜子的魔力
借用名人效应
乔治的经营之道
郭士纳拯救IBM
第十四辑 创新让人生更精彩
给核桃分类的办法
聪明的徐文长
洛列的致富之路
尤伯罗斯的金牌
沃特森的口号
车票上印有唐诗的公交
乔治的高招
交换刷墙的权利
亨利的点子
改革经营模式
蜗牛爬行的问题
常规思维与创新思维
《别让新奇的念头溜走 告诉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费曼的好奇心在世界理论物理界享有崇高威望、参与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并以量子电动力学上的开拓性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查德·费曼,从小就对各种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11岁时就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当然那不过是地下室里的一个小角落,一个装上间隔板的旧木箱,一个电热盘,一个蓄电池,一个自制灯座等等。就是用这些简单的设备,费曼学会了电路的并联和串联,学会了如何让每个灯泡分到不同的电压。
当自己可以控制一排灯泡渐次慢慢地亮起来,“那情形真是美极了!”小费曼可真是顽皮到家了,他常常为自己的小伙伴表演魔术,一些利用化学原理的魔术,比如把酒变成水等等。他还和朋友发明了一套戏法。桌子放着一个本生灯,费曼先偷偷地把手放在水里,再浸到苯里面,然后好像不小心地扫过本生灯,一只手便烧起来。他赶快用另一只手去拍打已着火的手,结果两只手便都烧起来。(费曼告诉我们,手其实是不会痛的,因为苯烧得很快,而皮肤上的水有冷却作用。)他挥舞双手,边跑边叫:“起火啦!起火啦!”所有孩子都很紧张,全部跑出了房间,而他的表演也就结束了。
费曼的“实验室”其实更像是一个“儿童乐园”,他的“实验”也只是一种游戏,但是,现代科学最基本的精神——实验精神,就在这些玩乐和游戏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一位传记作者了解到费曼顽皮的一面,不解地问道:“费曼先生,您小时候是那样的顽皮,在所谓的实验室里浪费了大量时间,您不觉得那时候是在做一些无用功吗?”费曼幽默地说:“不是这样,不是的。您想若没有足够的无用功,小费曼怎样长大啊!”费曼告诉他,孩子时代的想象之旅、恶作剧、荒诞实验等,是诱发科学智慧的温床。
费曼孩童时代培养起来的好奇心和超人的想象力,在他步人中年之后终于破芽出土。什么新鲜、离奇的事和现象一旦落人费曼的眼帘,他就会像一只馋猫嗅到腥一样,穷追不舍。
有一个星期天,他坐在普林顿研究院的餐厅里,有些人玩耍,把一个餐碟丢到空中,碟子升起时,边飞边摆动,碟子边缘上的红色校徽也随之转来转去。
闲坐的费曼开始计算碟子的运动。结果发现,当角度很小时,校徽转动的速度是摆动速度的两倍。他兴冲冲地跑去把他的发现告诉同事。同事不解地说:“费曼,那很有趣吗?你为什么要研究它?”费曼只好老实回答:“不为什么,我只是觉得好玩而已。’’这个回答不能代表所有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却能告诉我们,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缺乏敏锐的关注和好奇,你就不会在科学研究上有什么出息。
因为我们周围,没有一件事情是毫无意义的。
有着鹰一样眼光的费曼,用“好玩”搪塞过同事后,仍继续推算盘子转动的方程式,并进一步思索电子轨道在相对论状态下如何运动,接着就是量子电动学。一切都是那么毫不费力,一切看上去都毫无意义,可结果呢?费曼后来这样总结他的工作:“结果却恰恰相反,后来我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费曼图以及其他的研究——全都来自于那天我把眼光浪费在一个转动的餐碟上!”在好奇中发现,在顽皮中实践,理查德·费曼就这样从科学顽童成长为科学巨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