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
定 价:59.8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
- 作者:徐威 著
- 出版时间:2017/2/1
- ISBN:9787516017050
- 出 版 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H31
- 页码:34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
《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环境微生物学》全书共3篇15章,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一篇环境微生物学基础,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与生物治理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微生物类型及群体特征、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规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与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与规律等;第二篇微生物与环境污染治理,深入探讨了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微生物生态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与方法、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与氮磷的去除方法、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固体废物和大气的微生物处理技术与方法等;第三篇微生物学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介绍了与环境相关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与应用,包括环境微生物检测技术、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等。
《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环境微生物学》一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研、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本书配有教学电子课件,可登录我社官网免费下载。
环境微生物学(Enwironmental Microbiology)是重点研究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环境微生物学主要以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研究有关环境现象、环境质量监测及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
环境微生物学既包括微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又包括微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环境微生物学》全书共3篇15章,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一篇环境微生物学基础,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与生物治理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微生物类型: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鞘细菌和古细菌等)、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等)和非细胞型微生物(主要是病毒)的个体形态及群体特征、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规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和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和规律等。第二篇微生物与环境污染治理,深入探讨了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微生物生态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与方法、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与氮磷的去除方法、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固体废物和废气的微生物处理技术与方法等。第三篇微生物学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介绍了与环境相关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与应用,包括环境微生物检测技术、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等。
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有:
(1)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总结和汲取相关教材的编写经验和成果,在体现科学性的基础之上,考虑代表性和通用性;
(2)融合学科发展的最近成果,更新了相应的知识点,特别是增加了环境微生物学新理论和新技术;
(3)为方便教学,每章正文前面有学习提示,文中部分章节有知识链接,正文后附有重点小结和习题与思考,以增加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本书由沈阳药科大学徐威负责编写绪论、第1章(1.2、1.3、1.4、1.5)、第2章(2.1)、第4章及附录部分;沈阳药科大学蔡苏兰负责编写第1章(1.1)、第6章、第7章、第14章;沈阳药科大学陈羽负责编写第2章(2.2、2.3)、第3章、第15章;东北大学赵鑫负责编写第10章、第11章;吉林建筑大学田晓燕负责编写第5章、第8章;吉林建筑大学王占华负责编写第9章、第12章、第13章。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环境类各专业本科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环境各专业研究生、教师、科研人员的一本有益读物。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尽管各位编者根据学科发展及教学实践做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及时间仓促,本书仍不可避免存在某些缺点和不足,我们殷切希望同行、专家及使用本书的广大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再版时进一步提高、完善。
绪论
0.1 微生物与环境概述
0.2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0.3 微生物学的发展与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现状
习题与思考
第一篇 环境微生物学基础
第1章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1 细菌
1.2 放线菌
1.3 蓝细菌
1.4 鞘细菌
1.5 古细菌
习题与思考
第2章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2.1 真菌
2.2 藻类和原生动物
2.3 微型后生动物
习题与思考
第3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
3.1 病毒
3.2 亚病毒
习题与思考
第4章 微生物的营养
4.1 微生物的营养与营养物质
4.2 培养基
4.3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利用
习题与思考
第5章 微生物代谢
5.1 概述
5.2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5.3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习题与思考
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控制
6.1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6.2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6.3 细菌群体生长的规律
6.4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6.5 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习题与思考
第7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7.1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7.2 微生物的变异
7.3 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7.4 微生物育种
习题与思考
第8章 微生物生态
8.1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
8.2 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8.3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习题与思考
第二篇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治理
第9章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9.1 概述
9.2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与影响因素
9.3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转化
习题与思考
第10章 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
10.1 概述
10.2 有机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10.3 有机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习题与思考
第11章 水体富营养化与氮磷的去除
11.1 水体富营养化概述
11.2 富营养化水体微生物的动态变化
11.3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与成因分析
11.4 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指标与评价
11.5 水体氮磷的去除
习题与思考
第12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12.1 概述
12.2 生物修复的原理
12.3 生物修复的类型与应用
习题与思考
第13章 固体废物和废气的微生物处理
13.1 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处理
13.2 废气的生物处理
习题与思考
第三篇 微生物学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第14章 环境微生物检测
14.1 环境微生物检测方法与控制
14.2 PCR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14.3 微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习题与思考
第15章 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15.1 环境处理中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生物安全性
15.2 固定化技术
15.3 废物资源化技术
习题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