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立业、治国。无论是悠闲自在的路边小贩,还是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反思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活法”。在中国,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活法”。这不仅取决于社会环境,也取决于,并应该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态度和理念。本书分为四部分,即修身篇、齐家篇、立业篇、治国篇。每篇以2~3章的内容,结合近些年来出现的热点,探讨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应有的处世态度。每章以《易经》中的引文结尾,并加以分析,用传统智慧诠释热点背后的哲学内涵,给人以警示。
适读人群 :在校学生,社科、励志图书爱好者,一般大众。 1. 这是一本不卖情怀,要谈赚钱和生活品质的书。
2. 作者问四个问题:
修身篇问 不混圈子容易被孤立,混圈子容易摊上事的时代,怎么混圈子?然后你会看到一位立于电子产业潮头压过所有年轻人的老人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
齐家篇问 大环境再怎么变也不能放弃对自己的要求,跟随外部的变化及时调整做相应更改,那到底怎么改?为什么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不是偶然
立业篇问 看准机遇的时候纵身一跃握手机会,千帆来袭的时候把稳红旗不被打翻,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动该不动?从校内、海内、饭否孵化出美团的王兴是不是 九败一胜的奇迹
国家篇问 企业管理、职场鸡汤已汗牛充栋?为什么成功商人看好的投资对象还是自己的智商和健康? 怎么李嘉诚以一百年前卡内基的财富增值方式还能延续成功
3 .《中国“活法”》系列一本:二孩、杠杆、新媒体、供给侧改革,万科、褚橙、优衣库、慈善基金会。用平民耳熟的热词提炼冷静的中国活法。
张子毅,1976年10月生于吉林省集安市。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吉林省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吉林省艺术品行业协会会长。
序言 何谓活法?活在今天与明天之间!
修身篇
第一章 新媒介大爆发:在虚拟世界守住底线
珍惜时间:你的注意力,比任何信息都更值钱
碎片化时代,不放弃深度思考
谨言慎行,爱护你的虚拟人品
第二章 每个人都可以来一次供给侧改革
升级人际关系
要看懂山势水势
外表很重要
成为平台型的人
第三章 屠呦呦获诺奖:坚忍实干,才能品出人生的意义
坚忍实干:专注于工作,而不是功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赞誉,你能冷静地将荣誉交归大众吗?
人生的价值何在?
齐家篇
第四章 为什么“富二代”们总在惹是生非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真正的贫富之分是指人的品格高下
如何破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第五章 反思“虎妈”“狼爸”: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中国独有的“虎妈”“狼爸”
最好的家长不是“刻意安排孩子”,而是“开发孩子的潜力”
什么是好的成长环境?
赞许不等于炫耀,也不等于溺爱
教育中的金钱问题
第六章 放开“二孩”:如何打造兄友弟恭的完美家庭
“二孩儿”给老大出了?道难题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家风非小事,寻回家文化
立业篇
第七章 大众创业:创业艰难,唯靠“三力”方得始终
反弹力:创业就是不断摔跟头,再不断爬起来
坚韧力:成功者必然“九败一胜”,创业就是一场冒险
冒险力:?夜放下成功,成功来自不怕失败
第八章 投资经:适应新常态,不做乌合之众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儿,不能只想短线
风险来自杠杆
适应新常态,先从心态开始
拿出些钱来投资自己
第九章 成功的企业,成功的老板,成功的员工
什么是成功的员工?
什么是成功的领导者?
什么是成功的企业?
国家篇
第十章 世界富豪榜上的华人越来越多:如何定义财富
财富必然带来幸福?
我们应该怎样获得财富?
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才是真富豪
第十一章 每一个“互联网+”,都是机会与陷阱并存
“互联网+”也不是万能解药
一个人的陷阱,也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机会
关键在于创新
“互联网+”是一个热词
关于活法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叫活在当下。不过对于生活在变革时代的我们,活在当下有时是一种奢侈,因为现实生活如尼采所说:“置身于今日与明日之间,紧张于今日与明日之间的矛盾里。”
这种时代,个体的生活随时会被逆转。用来描述变革的故事中,古登堡是最常见的一个。15世纪就已经出现的印刷术,由于每页都要刻满文字,因此印刷速度非常慢。直到一位名叫约翰内斯?古登堡的印刷商意识到,可以将每一个字母都单独刻字随意重新排列。古登堡铅活字版机械印刷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出版成本越来越低,书籍品种数量都大大丰富起来,现代出版业蓬勃发展,书成为人类知识最重要的载体。
其实,古登堡的故事打动人心之处不仅在此,故事中的另一群人也经常被提及,就是那些15世纪的誊写员——他们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在古登堡印刷机问世前,书的生产过程是这样的:一名誊写员用一支羽毛笔、一瓶墨水和一叠牛皮纸抄写完成。印刷机出现后,誊写员们集体失业。
一项新技术让一群人失业,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历史车轮”的碾压吧。我将其称为重新估值:一个人或者说一种职业的社会价值(这里仅指经济价值)因各种原因,例如一项新技术的诞生而被重新定价。
这种价值重估让人不舒服,因为个人没有主动权。就像那些誊写员,没有做错任何事,可能仍然热爱工作,仍然一丝不苟,但是产品、工作的价值因为社会变革而被清零。
认为我讲的故事太遥远,不接地气?不,这正是现今社会的写照——危机与机遇。
最近几十年,互联网是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最大推手,但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道路上,处处点缀着“受害者”——电子商务的兴起,实体店的顾客大量流失。衣服可以在网上卖,饭总要亲自去吃吧?我们在近两年看到,O2O也在改变餐饮这个古老的行业。
另外,一种产品也可能会被其下游功能更强大的产品所吞噬。例如,自从智能手机普及后,普通数码相机市场一直在萎缩,不得不退守到高端产品。因为对一般用户来说,数码相机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智能手机完全可以代替数码相机。而且,相对于数码相机,手机搭建了一个更大的系统,让你方便地连接网络,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照片。
当然,这是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某些行业和专业人才的落寞,其背后可能是另一群人的崛起。我们很难说清楚在这场声势浩大的“产业新陈代谢”中,谁将是被彻底革除的,谁将是“拍死前浪的后浪”,谁又将是自我迭代、向高端进化的持续创新者。我们唯一能明确的是方法论,在风云诡变的年代用正确的态度,做正确的事。
变革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还带来了我们对于未来的恐惧感。其实,社会生活各方面正在发生的变化,都呈现着规律和趋势,只要我们认真去看,就能看到今天通往明天的路径。这就像在山里跋涉,准备安营时通过观察地形,确保帐篷不会被山洪淹没。
问题是我们要如何在洪流中保持清醒。做事业的人,能不能始终抱持坚韧的态度精于业?做决策的人,在眼花缭乱的概念扑面而来时,能不能保持冷静的判断力?政府的官员,能不能主动地将自己和手中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父母的人,能不能为下一代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再说回到印刷机和誊写员,印刷品的优势当下正在被各种“屏”所瓦解,首当其冲的就是报纸,实时更新的网络新闻,日报已经失去优势。相信不需要太长时间,纸质书从形式到内容都会被“屏幕”改变。在资讯爆炸的时代,身处传媒行业的人或许饱受煎熬,从资深媒体人集体转行就可见一斑。而生活在爆炸资讯中的每一个人,又如何在这个变化的时代继续做最真实的自己,活在当下呢?
历史的车轮不可逆转,但个人的命运有很多种可能。民国初年,著名的国学大师黎锦熙请了三位抄写员帮他抄写文稿,第一位老老实实照抄,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位非常认真,遇到错字、病句都要改正过来,他名叫田汉,后来写过一首歌词,叫《义勇军进行曲》;第三个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于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这位有个性的抄写员名叫毛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