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驱动了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者说:“需求创造供给”——消费驱动生产环节;消费至关重要。而供给侧经济学学者说:“供给创造需求”——生产驱动消费;储蓄和投资至关重要。谁才是正确的?
本书作者说:从长期看,当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时,供给侧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CEO、企业家、资本家等商业决策者是经济的主要激活者,是他们决定何时再进行资本投资,从而扭转经济形势;政府无法依靠消费者来引领经济复苏。
作者用“总生产结构”这一概念来解释经济的运行,认为它是对经济活动的完整描述;并提出“总产值”(GO)是比国内生产总值(GDP)更为精确和完整的测量经济的指标,因为GO包括了沿着供给链直到最终消费之间的所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而GDP忽略了这些交易,仅仅测量了最终的产品和服务。GO是测量生产的所有环节中发生的开支的方法。通过分析GO,作者认为,供给侧的企业的开支比消费者的开支更为重要,与经济增长理论更为相符,也能更好地测量经济周期。
作者还对凯恩斯与哈耶克之间的争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回顾,批驳了凯恩斯的“需求创造供给”定律和增加储蓄将减少国民收入的观点。
彼得·F·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管理学家
今后的经济学将围绕供给和生产要素而不是需求的作用。我已经把马克·史库森的这部著作读了两遍,它接近这一目标。
史提夫·福布斯(Steve Forbes),美国福布斯集团总裁
总产值,这个马克·史库森长期以来所提倡的计量方法,将会对经济政策和政治产生深远而且明显积极的影响。
约翰·O·惠特利(John O. Whitney),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史库森的《生产的结构》应该成为我们主要大学的必用教材。他将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与主流经济学的观点作了精彩的对比,而且这种对比是平衡的、公平的,阐述清晰且易读。对经济学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对于学者,则是一座宝藏。
马克·史库森(Mark Skousen)
美国经济学家、投资专家。1977年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和金融学。曾担任《预测与策略》杂志的主编、中央情报局(CIA)的经济分析师、《福布斯》杂志的专栏作家。已经出版专著20多部,包括:《现代经济学的形成》(The Making of Modern Economics)、《经济逻辑》(Economic Logic)、《经济思想的力量》(The Power of Economic Thinking)、《朋友还是对手:奥地利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之争》(Vienna and Chicago: Friends or Foes)、《投资一堂课》(Investing in One Lesson)、《华尔街的信条》(The Maxims of Wall Street)。
目 录
修订版导言:GO — 超越 GDP / 1
前版导言 / 17
前 言 / 47
第一章 导论:一种新的宏观经济学 / 1
第一部分 生产的结构:历史回顾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的生产理论 / 15
第三章 哈耶克和 20 世纪 30 年代:宏观经济学的新图景 / 48
第四章 后凯恩斯时代的时间和生产 / 95
第一章 哲学与科学局限 / 53
第二部分 理论框架
第五章 生产的结构:建构之基石 / 153
第六章 时间和总生产结构 / 207
第七章 储蓄、技术与经济增长 / 239
第八章 商品货币理论:纯金本位制经济学 / 291
第九章 法定货币本位经济学:一个经济周期理论 / 309
第三部分 应 用
第十章 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启示 / 365
第十一章 结语:经济学理论和研究的未来 / 395
结语:经济学理论和研究的未来
如果一个微观经济学理论将关注点放在生产力和资本形成上,那么它就在做经济学中从未有人做过的事情: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连接起来,甚至将两者合二为一。——彼得·F·德鲁克,《迈向新经济学》
目前为止,本书做到了什么?
本书始于对当前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批评。经济学家使用该方法论来描述整体经济的经济行为,具体表现在循环流向图、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以及货币数量论。这对实际发挥作用经济力量的描述过于简化,因此,其最终对经济事件的解释带有不完整性和误导性。宏观经济学家没有将时间因素融入到经济过程中,因此他们的解释产生了几点误解和不准确之处。新古典主义将投资加总,使其成为了无时间的单一阶段过程,这种做法导致了反增长、自相矛盾的节俭悖论。正统经济学派已经难以为繁荣-萧条经济周期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货币式通货膨胀引发的剧烈不稳定被许多经济学家忽视,如果不经过一个认真严谨的调整过程,这种局面很难扭转。由于政府大量注入通胀以及其他机构性干预措施,当代宏观经济学家已经不能预测金融混乱和多种经济领域的动荡了。
结构性方法论的益处
但是本书不是对现代经济理论的简单批评。如果没有发展出一个合适的理论来替代,那么人们是不会放弃不成熟的理论的。本书已经说明了使用生产的时间结构这一概念可以获得的巨大好处。总生产结构反映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元素。它的功能极为多样,可以表现工业产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可以精准定位均衡或者非均衡, 甚至可以整合凯恩斯主义的论题,就像在讨论节俭悖论时那样。因此,APS可以用于分析大量的宏观经济难题。
本书已经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总生产结构是对经济活动的完整综合描述,包括了在每个生产阶段或者步骤的总需求。它还包括了总供给的变化——也就是,技术革新、生产力、资本深化和广化、新阶段的产生——这些都是在经济转变链上发生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凯恩斯尝试发展一般理论来描述经济活动是不完整的,因为该理论仅仅考虑到最终总需求。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其说是一般的,不如说是具体的。总需求必须包括每个产出层次的需求,不仅仅是最终需求。它必须考虑原材料和未制成品的需求,不仅仅是制成品的需求。另外,也要考虑每个阶段的总供给。因此,应当从狭义的角度看待凯恩斯的理论贡献:该理论关注的宏观经济学可能是古典经济学家忽略的那一面。他对于最终需求的研究确实有重要意义。但是这并不应该使我们忽视其他的、而且从很多方面看更为重要的分析形式,即高阶资本品的跨期供需情况。
第二,国民总产值对经济活动的测量是不完整的而且具有误导性,它忽视了所有中间产品或者未制成品的年度产出。结果是,GNP数据呈现了误导性的图景——消费支出(最终品)是目前为止经济的最大领域。总生产结构,反映在我的另一数据国民总产出(GNO)里,能够更好地呈现年度经济活动的总价值。实际上,GNO显示,在高度工业化的国家里,资本品生产是最重要的经济领域。
第三,奈特-克拉克的无阶段、无时间的生产函数概念,尤其是和简单凯恩斯主义模型相结合时,已经引出了严重的反储蓄和反增长结论。使用APS工具,我们发现无时间概念的资本结构,将资本品当做无阶段的同质品,不可避免地导致节俭悖论,即,储蓄的增长减少了流通的货币,从而减少了国民收入。然而,通过采用更符合实际的跨期生产过程,节俭悖论被证明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荒谬的。APS可能产生的动态变化表明吗,自愿储蓄的增长,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会导致利率降低、刺激新生产阶段的诞生、促进更多资本主义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最终,这种转变提升真实工资和最终消费,甚至储蓄本身也会增加。总之,我们会得出与凯恩斯主义者相反的结论:储蓄的增加提升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最终会引起储蓄自身的增长。但是这些情况是逐渐发生的,在未来得以实现。时间是促进储蓄发挥作用的根本要素。
第四,APS能够更好更成熟地呈现货币扩张的影响,无论是在完全商品本位制下的黄金通货膨胀,还是商业或者消费信贷扩张,或者是财政部新发货币的直接支出。基于总供给向量和总需求向量的相互关系,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发展的通货膨胀模型很明显是不完整的。凯恩斯认为政府银行信贷“和其他储蓄同样可靠”[1],霍特里认为给予生产者的信贷会在“完全相等的程度”提升对“所有产品”的需求[2],这两种观点都神秘难解。从这点看来,很明显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者还是货币主义者都没有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采用时间结构这一基础。尽管如此,不论他们是否识别出生产结构,货币式通货膨胀引起的APS的变化极为有害,这种危害既是短期的也是长期的。法定货币通货膨胀造成的危害程度取决于新增的信贷如何进入经济系统。
第五,APS清晰直观地解释了在通货膨胀式衰退时,为什么国民产出下跌而消费者价格持续上涨。APS指出,通货膨胀式衰退本质上是法币信贷现象,当政府大举扩大货币供应,并远超过实际经济增长速率时,它就会发生。它并不是像标准的凯恩斯主义解释最近的通胀式衰退那样,仅仅是供给冲击的结果。通胀式衰退不仅仅反映了单一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而是反映了生产轴上所有价格指数——原材料的价格、生产品的价格以及零售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指数。
第六,生产的时间结构解决了有关萨伊定律合理性的争论。我们总结认为只有当特定产品的生产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才能成立。我们发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通用条件只存在于原始的物物交易经济中,或者在百分之百的商品(金)本位体制下。当法定货币进入货币系统,扰乱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从而要花费时间并撤销管制来修复关系时,萨伊定律就失效了。人们会生产需求不足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凯恩斯在批评萨伊定律的普适性时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总需求不足,或者是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所谓的意图差别。相反,萨伊定律的失效有时是因为“错误”的需求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