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存在论美学: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阐述了学术研究终不能脱离时代的天幕。以上陈述的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情势,全都是在中国社会追赶现代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时代天幕的底色乃是启蒙时代的人道主义、理性主义。学科的精神支柱为“人的目的”、“人的价值”、“人的认识”、“人的实践”;学科的视野无外乎“唯物一唯心”、“客观一主观”、“主体一客体”以及“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等等。思维模式则是辩证法掌控下的二元对立。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一再提速,现代社会的弊端同时加速呈现,尤其严重地表现在自然生态的破损与精神生态的沦落,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许多领域往往会掉进现代化的陷阱,对于现代性的反思遂成为发达西方社会的学术前沿。时代的天幕正在改换色彩,理性主义的光辉与人类中心的自信渐渐黯淡下来,百年来以此为立足点、为出发点的中国现代美学研究已经被置于时代的十字路口,必须作出新的选择、新的拓展。
导论 曾繁仁美学的当代价值
一 研究现状述评
二 从新时期的美学学术转型看曾繁仁美学
三 曾繁仁美学的学理主脉:存在论美学
四 曾繁仁美学的理论个性
第一编 曾繁仁文艺美学思想:经验存在论
第一章 文艺美学的学科生成与定位
一 文艺美学的生成语境:艺术的审美回归与学术民族化的自觉追求
二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第二章 文艺美学的学科特性
一 文艺美学的学科属性:人文学科
二 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经验
三 文艺美学的研究方法:审美经验现象学方法
第三章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
一 面对中西文论:去粗存精
二 建设新文论的方法:综合比较
第二编 曾繁仁美育思想:人生存在论
第一章 曾繁仁美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 西方古代“和谐论”美育思想
二 西方现代美学的“美育转向”
三 西方现代教育中的美育
四 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育思想
五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
第二章 美育的性质:包含感性生与情感教育的“人的教育”
一 鲍姆加登与“感性教育”
二 美育是一 种情感教育
三 曾繁仁对马克思美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美育的学科性质
一 作为人文学科的现代美育
二 多维视角中的美育学科
三 美育与德、智、体三 育的互补共生
第四章 美育的作用与意义
一 美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二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培养情商
三 美育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和协调
第五章 美育所凭借的手段
一 美育实施的指导思想:有机整体观
二 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
三 自然美育:培育人与自然友好平等的情感
四 美育实施的目标:审美力的培养与情操的培育
第六章 生态审美教育
一 生态审美教育的提出
二 生态审美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与哲学基础
三 生态审美教育的手段
四 生态审美教育所凭借的主要审美范畴
五 生态审美教育的性质
六 生态审美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第七章 美育的学科建设
一 当代美育建设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
二 美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人学的研究方法
三 美育与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新趋势
第三编 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生态存在论
第一章 生态美学的产生背景
一 生态美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二 生态美学产生的哲学与文化背景: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
三 生态美学产生的文学背景:生态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章 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实践观具有浓郁的生态审美意识
二 “异化的扬弃”包含有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思想
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维度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五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生态理论建设中的基本贡献
第三章 生态美学的西方资源
一 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生态美学资源
二 海德格尔的生态审美观
三 西方20世纪兴起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四 基督教文化中的生态资源:生态神学
第四章 生态美学的中国资源
一 儒家的生态智慧:仁者爱人
二 《周易》的生态审美智慧:“生生为易”
三 道家的生态审美智慧:“道法自然”
四 佛家的生态审美智慧:众生平等
五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生态审美智慧
第五章 曾繁仁对经典文学文本的生态解读
一 《诗经》中所蕴涵的生态存在论审美理想
二 《额尔古纳河右岸》:家园的回望
三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心灵故乡的回归与家园的重建
四 《白鲸》:人与自然和解才能共存
第六章 生态美学的内涵
一 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的内涵
二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三 生态美学的基本范畴
四 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
第七章 生态美学建设的反思
一 生态美学是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兴学科
二 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三 生态美学的实践与运用:城市生态建设观
四 生态美学的发展路径:全球视野,中国经验
结语 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
一 曾繁仁对文艺美学研究的贡献:由本质论到经验论
二 曾繁仁对审美教育研究的贡献:由思辨美学到人生美学
三 曾繁仁对生态美学研究的贡献: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美育的学科性质
一 作为人文学科的现代美育
伴随着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西方人文精神获得新的发展并出现复杂的情形。一方面,由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人的生活质量空前提高,理性精神获得极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导致了唯科技主义思潮的产生,由此出现了以物代人,以工具理性代替活生生的人的生存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出现了反思超越现代工具理性的新人文精神。“新人文精神不同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之处,在于它不再局限于对于禁欲主义神性的突破,而主要是对于将人视作机器的唯理性主义和认识论本质主义的突破,走向人的全面发展和美好生存,这恰是美育应有之义。美育作为现代人文精神之体现应是其最基本的定位”①。
美育既然体现着新的人文精神,那么它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就有了克服之用。正因如此,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起美育来,西方人以之作为现代“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国政府明确将美育作为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美育到底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呢?为此,学界莫衷一是,美国于1965年专门召开了“艺术教育是一门独立学科”的研讨会。美育理论家巴肯面对有关美育缺乏逻辑定理因而无法成为独立学科的指责进行了辩驳。他说:“缺乏科学领域中普遍符号系统所体现的关于互为定理的一种形式结构是否就意味着被谓之艺术的人文学科不是学科,意味着艺术探索是无序可循的?我认为答案是,艺术学科是一种具有不同规则的学科。虽然它们是类比和隐喻的,而且也非来自一种常规的知识结构,但是艺术的探索却并非模糊和不严谨的。”但其他的“艺术教育运动”的倡导者却不赞成艺术教育构成独立学科的意见。他们认为,“艺术不是一门学科。相反,它只是‘一种经验’,这种经验或是通过参与艺术创作过程而获得,或是通过亲眼目睹艺术家的创作表演而获得”。①由此可见,争论双方虽然各执一词,但对于艺术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并没有分歧。
在曾繁仁看来,美育作为一种人文学科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它有着明显的价值诉求。这种价值诉求首先表现在审美价值上。“美育就是要通过美的事物的熏陶感染培养受教育者鉴赏美、接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其审美素养。”②其次,美育具有更高的伦理价值的诉求。这种伦理价值诉求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寓于审美之中。其三,美育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比,还具有明显的非专业性。它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类人才,而是一种“人性”和“人道”的教育。
按照华伦斯坦对学科的界定,一门学科要想成立,就必须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这个知识主体也即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科理论出发点。那么美育的学科理论出发点是什么呢?曾繁仁认为,美育的直接理论出发点就是审美力的培养。他说:“美育作为人文学科其理论出发点应该是围绕人性内涵确立的,也就是说应该从人的素养的培养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