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学中医:中医入门一本就会》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中医基本疗法、用中医治疗生活常见病几个方面的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介绍了中医阴阳五行、经脉穴位、脏象等内容;中药方剂中不仅介绍了怎么鉴别中药、怎么吃中药,还向读者推荐了一些家中常备中药;中医基本疗法中介绍了按摩、拔罐、艾灸、刮痧四种最适合在家中使用的疗法;在常见病中介绍了感冒、疲劳、中暑等病症,并根据病因给出合理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学其实就这么简单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防病、治病经验的结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它积淀丰厚,内涵深邃,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显著的临床疗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养生再度掀起热潮。
中医讲究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阴阳平衡”——内外平衡的时候,是最健康的。中医是一种无副作用的绿色自然疗法,除了在养生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外,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本书采用图解形式全方位地分析中医理论,将中医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经络穴位以及中药学、方剂学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简洁直观的表格和有趣的图画展示出来。即使你完全没有中医基础,中医入门,读这一本就够。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中医历史,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体质,穴位经脉,中医望诊等中医基本理论。读过这些之后就可以轻松明白老中医口中玄妙的术语了。第二章主要介绍中药学和方剂学的知识。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介绍了按摩、拔罐、艾灸、刮痧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方法,按照本书的方法可以在家中轻松享受sPA的乐趣。第七章针对日常头痛脑热的小病给出简单的治疗方式,免去了去医院排队的痛苦。
中医四季养生秘诀
让我们走进中医世界
第一章
中医历史知多少
阴阳主宰生命
身体是内脏的镜子——中医藏象学说
气、血、津液组成人体
健康的身体由体质做主
什么是经脉
十四经脉全解析
穴位与取穴
我们为什么会得病
病是正气与邪气的斗争
不用仪器也能诊病——中医的望诊之术
坐、立、卧有分寸——中医治疗的常用体位
中医防病有窍门
中药常识知多少
第二章
从神农尝百草到《本草纲目》——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不同中药不同采收
炮制中药讲火候
中药的官职——君、臣、佐、使
酸甜苦辣咸中药有五味——中药的四气五味
是药三分毒——中药的毒性
学会辨真假买药莫被骗
中药不可胡乱吃——中药的用药禁忌
中药煎服有讲究——中药的煎煮与服用
家中一定要准备的几种中药
妙手养生之按摩
第三章
简单的按摩手法,一学即会
按摩工具准备好
按摩的注意事项
保健养生必按穴
五脏六腑舒缓按摩
强心安神按摩法
清肺宽胸按摩法
疏肝理气按摩法
清胃利脾按摩法
调补肾阳按摩法
推腹清脏按摩法
简单拔罐不求人
第四章
五花八门的罐子
一定要知道的常用拔罐方法
拔罐前要准备的材料
找准拔罐罐口部位
如何给罐具排气
拔罐是怎么将病治好的
穴位拔罐保健康
强身健体拔罐大法
增加活力拔罐法
祛除邪气拔罐法
疏通经络拔罐法
培补元气拔罐法
调补精血拔罐法
健脾开胃拔罐法
滋肝明目拔罐法
养心安神拔罐法
强筋壮骨拔罐法
润肤泽容拔罐法
拔罐防病有奇效
预防心血管疾病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预防颈椎病
预防腰背疼痛
轻松好学的家庭治病法——艾灸
第五章
艾灸原来是这样做成的
常用艾灸疗法一览
禁灸穴——这些穴位千万不能灸
丰富多样的艾灸器具
艾灸的用量有讲究
艾灸结束需调理
酸、麻、胀、痛是“灸感”
十大艾灸保健穴
无敌长寿穴——足三里
益气补肾穴——神阙
培肾固本穴——关元
健胃奇穴——中脘
补肾壮阳穴——命门
强身健心穴——涌泉
清脑宁神穴——大椎
清热解毒穴——曲池
生发阳气穴——气海
妇科病杀手——三阴交
闲时艾灸保健康
调和脾胃灸法
预防感冒灸法
养心安神灸法
调畅情志灸法
健脑益智灸法
补肾强身灸法
眼睛保健灸法
小儿保健灸法
青壮年保健灸法
中老年保健灸法
传统养生秘诀——刮痧
第六章
哪种刮痧板最好
刮痧的适用证与禁忌
一定要掌握的几种刮痧方法
刮痧需要润滑剂
刮痧后的反应
人体不同部位的不同刮痧方法
刮痧既可诊病又可治病
面部刮痧测健康
手掌刮痧测健康
足部刮痧测健康
背部刮痧测健康
根据自身体质来刮痧
气虚体质刮痧法
阳虚体质刮痧法
阴虚体质刮痧法
血虚体质刮痧法
气郁体质刮痧法
血瘀体质刮痧法
痰湿体质刮痧法
保养五脏刮痧帮你
安心养神刮痧法
益气养肺刮痧法
调理脾胃刮痧法
壮腰强肾刮痧法
平肝理气刮痧法
四季刮痧健康一年
春季刮痧——畅达气血,缓解春困
夏季刮痧——养心健脾,清凉一夏
秋季刮痧——养肺润燥,秋季无忧
冬季刮痧——强肾固本,抵御寒冬
头痛脑热不求医第七章
感冒——外邪入侵导致
疲劳——正气不足造成
中暑——夏季气亏易中暑
肥胖——脾胃失运化
寒证——气虚血虚
浮肿——水液积聚造成
失眠——心神不安造成
头痛——生活混乱造成
肩膀酸痛——气血瘀滞产生
目眩——头部循环不畅
腰痛——着凉、肾虚易腰痛
心悸——心功能不安引起
酸甜苦辣咸中药有五味——中药的四气五味
《神农本草经》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每味药物都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四气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仅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痰热、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五味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甘、苦、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
甘: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
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酸: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症。
苦: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吐、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咸: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