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套装上下册)》是以考古为题材的传记小说,波澜壮阔的视野,荡气回肠的情节,以北京本土为背景,讲述了中国百年考古的前世今生,那是一代长着“龙脊”的中华学者的传奇故事。
在科学探索的险峰上他们勇于拼搏;在民族危难之时,他们义无反顾,英勇无畏地与侵略者殊死斗争!尽管人类瑰宝依然下落不明,但执着的“龙骨”人锲而不舍,四海追寻……小说真实地、全景式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背景下,艰苦、不屈,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宝藏而彰显了自强不息的“龙骨”精神,热情讴歌了几代考古学家的忘我品质和爱国情怀。
龙骨喻示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风骨。
第一章 龙迹·“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第二章 龙迹·传教士与中药店
第三章 龙迹·来自乌普萨拉的“蝴蝶”
第四章 龙迹·你好,龙骨山
第五章 龙吟·龙的盛典
第六章 龙吟·天火
第七章 龙吟·龙出云天
第八章 龙吟·横空出世
第九章 龙吟·天降大任
第十章 龙啸·龙与虫
第十一章 龙啸·寻觅龙踪
第十二章 龙啸·唤醒祖宗
第十三章 龙啸·在战云边飞翔
第十四章 龙殇·龙骨义士
第十五章 龙殇·1937·血色北平
第十六章 龙殇·大撤退
第十七章 龙殇·战火流莺
第十八章 龙殇·手持天皇手谕的教授
第十九章 龙殇·乱世风流
第二十章 龙殇·协和魅影
第二十一章 龙殇·“北京人”失踪
第二十二章 龙脊·夜闯虎穴
第二十三章 龙脊·“带黑斑的金百合”
第二十四章 龙脊·“东京猎犬”
第二十五章 龙脊·胜利日
第二十六章 龙脊·异域追踪
第二十七章 龙骨·东方欲晓
第二十八章 龙骨·总统的“礼物”
第二十九章 龙骨·无悔追寻
第三十章 龙骨·永恒的足迹
后记·与先贤共舞
《龙骨》主要参考资料来源说明
附录:(1)主要参考资料细目
附录:(2)《龙骨》部分主要中外人物名录(引自贾兰坡《周口店发掘记》)
《龙骨(套装上下册)》:
第一章 龙迹·“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不仅知道,我还是玄奘和尚的崇仰者!你看——我还随身带着他的书走遍世界呢!”斯坦因激动地从牛皮挎包里抽出一本已有些破旧的书向道士展示。
在众目睽睽下,王懿荣打开一个木盒,掀开包布露出几片龙骨,他神秘地拿出龙骨递给刘鹗、王国维和罗振玉:“请上眼,仔细瞧好。” 李鸿章清清嗓子用高亢的淮北小调唱道:“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1900年·敦煌 18世纪的德国诗人维尔泰尔在《发现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世外桃源》中写到:“没有哪个地方能比中国更闪现出太阳下的光霞,它站在亚洲最远的地方向着东方,它对我们欧洲人来说是多么的遥远啊!” 在这位伟大的诗人对中国如发现新大陆一般赞美的百年后又有一些外国人来到这个神秘的国度。
广袤的戈壁滩,骄阳似火,万里无云的苍穹下大地被太阳无情地烘烤着,缕缕隐约可见的水汽在空气中颤抖着,被吸收殆尽,大地看起来毫无生机,干燥得仿佛要把一切生命榨干。
荒无人烟的戈壁上,一匹筋疲力尽的马驮着一个灰头土脸的人摇摇晃晃地艰难前行。年初,告别朋友的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便转身去了新疆探险,一路上他惊奇地发现,许多考古者如他一般,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西部,他坚信沿着古代波斯通往东方的旅途,一定会有无数的宝藏等着他。斯坦因碰上了日本人的探险队、俄罗斯人、瑞典人……他们也刚刚拥进这块土地,斯坦因深感竞争的压力,自己像站在竞技场的跑道上,已与别人位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了…… 敦煌三危山下,斯坦因朦胧中看见一排山间窑洞,“有人!”斯坦因一阵眩晕从马上栽了下来,他又渴又热,昏倒在马下。
破旧不堪的寺院 “好了,醒了,醒了!”斯坦因恍惚中睁开眼:眼前是两个模糊不清的虚幻的身影,一个长着稀疏的灰白长胡须的道士,一个持毛鞭的放羊娃。姓王的道士扶起他并喂给他一碗水,斯坦因贪婪地一口气喝光,他定了定神环顾四周,这时才发现,这里是画满佛像的洞窟,熏黑的墙上隐约可见精美的画像,墙的一角还有烟熏火燎的痕迹。从新疆沿丝绸之路走来,沿途有许多这样的洞窟。对此,,斯坦因十分熟悉a他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我这是在什么地方?”“这是敦煌。”道士平淡地回答。
“这就是敦煌?上帝!我来到敦煌了!”斯坦因兴奋地爬起来。
老道士姓王,名叫王圆箓,他问斯坦因:“先生从何处来又要去何处呢?刚才放羊娃子看见你摔倒在地,叫上我把你拖到窟洞里,你一定是渴坏了吧?”善良的老道士又递上一碗水。
“啊,真是万分感谢,还有你,牧羊小子。”斯坦因以手抚胸像阿拉伯人一样致谢。
放羊娃憨憨地笑了笑表示明白了,“娃娃耳朵聋着呢,可心里啥都明白!”道士头也不抬,淡淡回应。
他发现眼前这个矮个子中国人十分善良友好,,于是他拿出照相机要给道士照张相,从未见过相机的王道士见洋人举着个奇怪的“镜子”对着自己,便大惊失色,死活不肯。斯坦因弄了半天才明白,在中国人眼里镜子有摄人魂魄的迷信传说,哭笑不得的他好不容易才说服道士为自己来到敦煌做个见证人。
他拉着王道士来到一处光线较好的壁画前拍照,随着转动焦距,镜头里的道士渐渐清晰起来,斯坦因突然发现道士身后斑驳的壁画竟是幅玄奘取经图!壁画上一只巨大的乌龟背上驮着一个和尚,渡过汹涌的大河……斯坦因的手颤抖起来,久久未按下快门…… 拍完照,斯坦因扑向壁画仔细查看了半晌,没错,这是幅色彩绚丽的取经图!“你认得这张画?!”王道士惊讶地问道。
“这不就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玄奘和尚取经图吗?!”斯坦因肯定地叫出来。
“你也知道玄奘的事?!”道士更惊喜了。
“不仅知道,我还是玄奘和尚的崇仰者!你看——我还随身带着他的书走遍世界呢!”斯坦因激动地从牛皮挎包里抽出一本已有些破旧的书向道士展示。
王道士虔诚地双手接过书,这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大唐西域记》:“阿弥陀佛!贫道也是唐玄奘的忠实信徒啊!” 斯坦因心中不免叨咕:“一个道士怎么满口佛家用语?”然而,道士显然不明白这个洋人讲的探险是怎么回事,他认为不远万里来此一定是疯了,谁会来这种鸟都不拉屎的地方?!这个洋人八成真是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一个信徒。听到他说从印度来又途经高昌古国,道士一下子兴奋起来。“是唐僧取经的印度?与高昌王结为兄弟的那个高昌国吗?!”道士激动地问。
“是啊,正是中国远古著名的大和尚唐圣僧玄奘学习佛学的地方!怎么你也喜欢唐僧的故事!” “嗯,贫道自幼就喜爱老人讲《西游记》,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那可是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事呢!自从边关退下来,到此说来也有10多年了,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圣僧唐玄奘亲书的《大唐西域记》手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