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首先对“小学低段语文‘双重点’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进行了全面阐述与说明,然后对汉语拼音教学、低段语文倾听能力、低段语文口语表达能力、低段语文识字写字能力等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阐述理论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我们又通过专门章节对汉语拼音、诗歌类、故事类等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老师备课上课、观课评课、撰写心得,发表了一批优秀的论文,形成了一些比较成功的课例,也单独作一章节编撰在内,希望能给广大语文老师以启发与借鉴。
本实验打破了孤立地研究识字教学的定势,将发展语言与识字、写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双重点”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主张。实验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是一项课程层面的整体改革。教学实施采用“听—讲(背)—读—认”等方式,在提高儿童口语能力、规范书面语言、培养书面语语感的过程中认识汉字、练习书写,做到“多次认读,化生为熟,先识后写,提速增效”。这项研究开拓了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是课改园地中的一枝“奇葩”。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崔峦
“双重点”语文改革实验还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识字差异的问题。实验在识字量上提出了“低识字量”的概念,确定第一学期认识汉字不少于300个。这是保底数量,但是“上不封顶”。第一学期语文教材加上实验班使用的补充教材编入生字超过800个。这样就为一部分原来识字较多、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相当充分的识字空间,使他们的识字潜力在入学以后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不会使识字能力不强的学生感到太大的识字压力。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吴忠豪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主张似乎已成公论,殊不知这是个误区。大家知道,学语文是学习语言,而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好时机之一,只突出识字这个重点而忽视语言的吸纳和运用,是只顾其一,而忘乎其二。这个“其二”,就是学语言,用语言。一和二都不可偏废。我举双手赞成“双重点”的主张。低年级学习语言的途径以听故事、讲故事为主。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既简单又有效。如果让小朋友看着书面文字听老师读,不仅效果更好,还有助于识字。
——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于永正
宋道晔 语文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首届十大教育科研名师,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培项目专家,现任青岛李沧区小学语文教研员。1993年开始作文教学研究,先后出版《小学生序列作文》《“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研究》《小学低段语文“双重点”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主题式小学习作教学实践研究》《小学习作教学文体序列与主题设计》等专著,以及《小学生分类作文》《小学生快乐读写》《小学生快乐作文》《“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实践研究”补充读本》《“小学习作教学文体序列与主题设计”内容解说》《成长的足迹》等系列丛书。研究成果1995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山东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2014年获山东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获全国第四届教育改革典型案例创新奖。
第一章 综述—探索汉语言教学的新路
第二章 重点研究内容
第一节? 汉语拼音教学?
第二节? 低段语文倾听能力?
第三节? 低段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节? 低段语文识字写字能力
第三章 课堂教学实施?
第一节? 汉语拼音教学?
第二节? 诗歌教学?
第三节? 故事类教学?
第四章 主要研究成果
第一节? 发表的论文?
第二节? 发表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发表的教学实录?
第五章 补充教材编写
第一节? 补充教材编写意图?
第二节? 补充教材编写内容?
第三节? 补充教材使用建议?
后记
所谓“双重点”,就是根据儿童语言文字学习规律,确定“语言发展”和“认识汉字”两大教学重点,并以此为目标形成小学低段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试图在最大程度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同时解决识字问题。
长期以来,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主要围绕识字教学这一重点,确定教学目标、编写教材、制定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改变了单一的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因此必然涉及低段语文教学内容重新选择、语文教材的重新编制、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小学低段语文“双重点”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评价指标改变等课程层面的整体改革,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层面的局部改革。
我国语文教学“重书面语言,轻口头语言”的现象始终难以扭转,特别是学生听力和说话能力的培养一直难以得到重视。“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充分利用入学儿童口头语言发展强于书面语言的特点,从听和说的途径入手,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采用“听说起步,阅读识字”的方法,使入学儿童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积累规范的语言材料,提高儿童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语言发展的同时解决识字问题,并且通过语言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