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是在《西方经济学》(精编本)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册)为基础提炼和改编而成。
本次修订除少量内容有所增删外,每章后新增大量自测题——单选题、多选题、辨析题,读者可扫描二维码登录,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虽然精炼了“本章评析”的内容,但读者仍可以扫描二维码,浏览全部内容。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由导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三大部分组成,用以满足西方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一学期教学设置的基本要求,主要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或者非经管类专业本科生。也可适用于对西方经济学感兴趣的社会读者。
教科书往往是某一学科趋于成熟和体系化的标志。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是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国家并成为这些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主要阐述和解读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综合形成“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又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此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不断争论中得到补充、修正和变化。西方经济类高等院校一般把西方经济学划分为初级微宏观经济学和中级微宏观经济学,本科生根据需要择而习之。本书是在《西方经济学》(精编本)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基础上提炼和改编而成,其授课对象是只学习一学期(大约54学时)的普通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或者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其讲授内容相当于初级的微观、宏观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上、下册)是适用于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一学年课程(大约108学时),其讲授内容则相当于中级微宏观经济学课程。
本书的编撰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编写组,经中央批准组建于2007年11月。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册)是在收集、研究和比较国内二百多种西方经济学教材,广泛征求了国内几十所高校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教授和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历经四年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反复修改和集思广益的产物,是迄今为止屈指可数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评价西方经济学的精品教材。该课题组在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基础上改编的精编本和精要本,继承了前者的长处和特色。该课题组的首席专家是吴易风(中国人民大学)、颜鹏飞(武汉大学),此外该课题组的主要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还有王志伟(北京大学)、文建东(武汉大学)、冯金华(上海财经大学)、刘凤良(中国人民大学)、杨玉生(辽宁大学)、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郭其友(厦门大学)。
本书对西方经济学不仅进行客观、全面而系统的介绍,而且每章有专节予以科学的辩证评析,这是本教材的又一重要特色。西方经济学尽管在理论上存在不少缺陷但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关于现代化大生产、市场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同时,它也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殊的阶级利益、制度属性和意识形态。例如,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无所顾忌地说:“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的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也曾直言不讳地说:“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的倾向以及各种各样的价值判断。”
导论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的一般方法论
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三节 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
二、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三、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四、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思考与练习
上篇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二、需求规律
三、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五、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的概念
二、供给规律
三、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五、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第三节 市场均衡
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
第四节 弹性
一、弹性的概念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三、其他需求弹性
四、供给弹性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二、税收效应分析
三、弹性和收入
第六节 本章评析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一、欲望和效用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效用最大化
四、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
下篇 宏观经济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