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图册和正文。图册包括其出生、求学和学术科研道路相关照片共计100多张。正文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术论文;第二部分为袁道先地质足迹报刊记录;第三部分为著述目录;第四部分为生平介绍。
大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大家访谈录
唐敖庆是我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本书描写了唐敖庆求学、科研、报国的一生。他的眼睛高度近视,达2000度,摘下眼镜,世界模糊一片,即便戴上眼镜,两米以外也看不清楚。但他的头脑向远却能“看到”浩渺星空,向小却能“看到”原子、分子,这个世界在他的世界里清晰璀璨。本书通过对唐敖庆作为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从1937年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走来,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崭新篇章,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委宣传
本书稿为衡阳师范学院编写的第二本同名校本读物,其内容按照校训精神分为厚德篇、博学篇、励志篇、笃行篇,选编了学校“榜样的力量”活动的道德模范、学习标兵、励志人物、笃行先锋四大类型的大学生榜样人物故事,通过学习和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补充,宣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大学生形象,发挥榜样的影响力,帮助当代大学
本书收录了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重要书信300余封,时间跨越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包括夏鼐求学期间向李济、傅斯年、胡适等著名学者请教学术问题和学业规划的信件,西北考察时期向郑振铎、梁思永汇报考察工作情况的信件,新中国成立后指导各地考古工作的信件,与韩儒林、谭其骧等著名学者商榷学术问题的信件,与张光直等海外学者互通访
《清代宫廷女性研究》一书,在首次较为全面梳理新近公布之清宫档案的基础上,对不同阶层和类型的宫廷女性群体进行深入立体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当朝与前朝皇帝的后妃,作为金枝玉叶的公主群体,身份介于主仆之间的“答应”和“官女子”,以及宫女、乳保、嬷嬷妈妈等宫廷女性仆从群体,力图呈现她们在宫廷中的身份定位、群体特征、彼此之间联系和
本书系统翔实地反映了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从青年时代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成长经历和革命历程,生动地表现了吴玉章在追求革命真理、献身革命事业中的光辉业绩。书稿共分十章,将吴玉章前七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至三章,主要是吴玉章青少年时代以及他逐步接受进步革命思想成
本书是作者研究郭沫若学术近40年的总结,为其在郭沫若研究领域的一本代表作。收文36篇3附篇,分一总论、四分论,论述郭沫若的学术体系、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学术交往,附作者研究郭沫若的经历。反映作者“从郭沫若所研究的学术内容入手”,看20世纪学术演进之路的研究特色;以郭沫若为“联络站”,从学人交往考察20世纪学术的研究思路
本书选取了漫长历史长河中从夏后妹喜到清朝末代皇后婉容共65位和皇位息息相关的女性,对她们那些或凄婉哀怨,或幸福富贵的人生进行解读,将她们的善恶美丑和与她们有关的是是非非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现代的观点重新解析男尊社会女性的命运。同时,穿插叙述与这些女性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力求以此从侧面见证各个王朝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