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的卓越成就,以四大发明著称,又远不止于四大发明。许多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都因为时代的隔膜和专业的限制而不能为今人所了解。本书脱胎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图名家讲座”系列之“格致·考工·源流——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
《白洋淀百工图说》一书在这方面是对官方文献的一个非常丰富的补充。它分苇编织、渔具鱼法、造船技艺、民俗工艺、水乡建筑等五个篇章,对白洋淀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全面整理,对每一技艺的工艺细节、历史源流、背后的工匠艺人等均有详尽的记述,这份第一手考察记录,将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原始材料,对于以后展开农村生活史、民俗史、文化史和建筑史的
本书是作者“近代中国科学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哲学反思”的项目成果之一,梳理了近代中国科学转型过程中,中国向外国学术科学技术的历史和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学术问题,对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灿烂辉煌,在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医学、天文、农学、制瓷、造纸、印刷、纺织、冶金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BR》本书通过对7~10世纪中国与域外科技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这一时期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全书分为基
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对事物的现象从其内部联系作出科学的说明,也就是设想、构思其内部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图景。由此推想,作为理论研究任务之内的哲学研究,虽然理应着力于改造世界,但首先要能够合理地诠释世界。对于显现人类智慧乃至于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科学创造而言,亦应如此。本著以为,科学创造活动的内在图景是:自然的任何存
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与科学哲学相比,技术哲学的发展相对缓慢,较不成熟。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外文化传统中崇尚理论、轻视技术的思想观念。即使个别民族或个别历史时期重视技术,那也多限于实际操作的功利层面,很少把技术活动作为思维对象加以理性反思。人们多以为技术是一种操
著名英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本书是这部巨著的第三卷,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数学、天
发生在明末清初并且延续到清朝中叶,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而展开的西方科技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被称为西学东渐*波。它让东西方两个原本平行发展的科技传统开始交会,给中国科技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可惜的是,由于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西学东渐后来逐渐蜕变为西学东源,中国丧失了这一科技转型的机会。本书记叙和分析这一时而令人兴奋、时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一卷:导论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二卷:科学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