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俄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本书论述了在俄国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几种政治现代化理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讨论了它们的诞生和发展,以及提出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改革方案。在这种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环境下,俄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也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不符合经典的现代化模式。俄国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共同举办的“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是国内研究分析预测欧亚形势的重要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在论坛上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对欧亚地区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前沿问题进行了密切跟踪,并全面、详尽、深入地阐述、分析、探讨和研究了这一地区2
《1865-1913年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以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为题,主要探讨它们在围民教育(兴学)、医疗卫生(兴医)、农业农民(兴农)和其他领域(兽医学,统计、修路等)的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又为何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愿《1865-1913年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能够丰富我们对俄国地方自治改革的
外高加索地区地理空间虽小,却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纽带,既是大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又是多种文明和文化交流的碰撞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本书选取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对冷战后俄罗斯与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间的合作展开研究。在对俄与三国战略与关系演变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回答了为何均为原苏
本书是关于俄国政党(主要是苏共)历史的专著,分上、下两卷,详尽地论述和分析了20世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重大的两个事件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上卷揭示了布尔什维克党诞生、发展和成功的历程,以及布尔什维克一党制的确立和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的形成过程,从一个侧面考察了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下卷揭示了导致苏共权力金字塔坍塌的种种
国家意识形态是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普京总统对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自觉认知、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普京主义”思想体系。本书着重梳理转型期俄罗斯意识形态历史演变的主要脉络;分析“普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揭示俄罗斯意识形态建设与现实政治经济外交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探讨俄
2015年是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建所50周年,本书将50年来其几代人研究苏联及俄罗斯和东欧中亚地区的学术精品辑印成册,以志纪念。全书分为政治篇、经济篇、外交篇和综合篇四大部分,内容全而不蔓,观点卓而不群,历史与现实并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共进。对俄罗斯东欧中亚地区问题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精彩纷呈的好书。
《“演说舞台”上的雅典民主:德谟斯提尼的演说表演与民众的政治认知》从表演研究的视角,将雅典政治演说作为一种以交流为目的的公共表演行为,通过在特定演说场合的语境中分析演说的修辞策略,来考察政治家的演说表演对民众政治认知的影响作用。提出雅典政治家的演说表演为民众正常地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雅典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