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为国家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先后涌现出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孟泰,炸弹在车间旁爆炸,也手不离摇把,坚守岗位的马恒昌,“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走在时间前面的王崇伦,新中国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职工技术协会发起人吴家柱、林海丰、吴大有等工业战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吉林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在60多年里,吉林人民发奋图强,不断创造出新成绩,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其中有“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荣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黄大年。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工作,锐意进取,创造出一流业绩。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作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主要基地,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这里先后涌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工人的成长、奋斗。还有产业工人的楷模李守堂;学铁人,立新功的“新铁人”申冠;有提出“宁肯把心血熬
《郭沫若研究》为郭沫若纪念馆主办集刊,曾在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3辑。因经费困难中断十年。2017年在本社出版第1辑。《郭沫若研究》(2018年第1辑总第14辑)主要内容为关于郭沫若的文学研究(郭沫若古体诗用韵考、郭沫若文学创作中的埃及元素)、史学研究、生平思想、翻译研究、海外研究、史料辩证、文献辑录等方面。字数大概24
本书分上下篇,分别对北宋著名史学家范祖禹的生平及史学著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上篇综合各种相关记载,将范祖禹的生平划分为成长奋斗期、修书蓄积期、政治生涯期三个阶段,重点对以往研究中被忽略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梳理,尤其重视对其在各个时期的交游以及心理活动的研究。下篇重点对范祖禹参与修纂《资治通鉴》以及自修《唐鉴》的原因、过
陈厚群自传:追梦人生
王永炎先生(1938—),河北顺义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留校工作。197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晋升为主治医师、讲师。1981年5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84年2月任北京中医学院院长。1985年5月评为主任医师。1987年6月复评为教授。1997年4月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同年10月当选
本书旨在系统的总结中国政法大学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成果,全面展现中国政法大学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方面的成绩和贡献。全书从理论创新、制度完善、实践报告、先锋典型等几个方面,以求实的态度、多层的视角,系统梳理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探索与尝试;探讨了如何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
他被誉为李白、杜甫之后别开生路、能够自成一家的诗人;他的诗拥有华丽的语言、美好的意象、铿锵的音调,受到无数人的喜爱,然而千载之下,众说纷纭,像谜一样存在他就是李商隐。叶嘉莹女士从自己在不同年龄阶段读李商隐诗歌的感受出发,结合李商隐坎坷的人生故事,为读者细细讲述李商隐诗歌深微幽窈的心灵境界以及无处不在的浓郁的悲哀。
本书用事迹介绍和经验分享的方式,集中展现了北京工业大学60名学生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和17个先进集体的典型经验,通过这些先进人物和事迹,传递勤奋好学、创新科研、励志自强、激扬青春、追逐梦想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