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于默克尔时代德国对外关系的变迁,也充分关照了德国的历史与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讲述了德国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着力于理论与历史,涉及德国对外关系的理论解读、德国对外关系的历史回溯,以及德国对外关系的布局设计;下篇着眼于实践与现实,包括周边层面的德国对欧洲一体化的作用,大国层面的德国对美、对
2017年12月9-10日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联合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举办了“近百年中日关系史”青年学术论坛。参会的国内青年学者50余人,提交论文50篇。会后选取了29篇论文,作为本论文集之作品。收入文集的论文涉及近百年中日关系的各个主要方面,从近代初期的中日交流,到战后历史问题与日本对华认识。其中关于近代日本发
本集刊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编,每年两期,以“历史与现状结合,基础与应用并重”为主旨,鼓励跨学科研究、学术创新、学术争鸣、学术个性,主要收录西亚北非地区的学术论文,重点关注中东研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中东研究的新领域和新问题,包括中东文明交往互鉴、中东文明史、当代中东问题、理论探讨、中东学术史等主题。本期收入了13篇文
《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联合国核心人权条约之一,也是“国际人权宪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1998年签署该公约,至今尚未批准,但一直在积极稳妥推进有关法律改革,为批准做准备。本书主要依据《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建立的人权事务委员会的一般性意见、对缔约国报告的结论性意见和对个人来文的最后意见,对该公约的总体及每条实
本书运用档案馆藏档案、地方志、专门志等一手文献,较为细致地梳理了上海参与国家援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式,并对上海参与国家援外进行客观评析。最后指出,做好新时代的援外工作需坚持以下思路:不断丰富援外理念,充分重视对外援助中的“人文”要素;优化援外主体结构,引导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援助;积极拓宽援外渠道,适度加强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唯一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每年出版两期,本期为2022年第2期总第85期(延续了之前《中东研究》内刊的期号)。本集刊以“历史与现状相结合,基础与应用并重”作为办刊主旨,鼓励跨学科研究、学术创新、学术争鸣、学术个性与学派意识。本期共收入了14篇文章,设“传统医学
本书在当前全球化、地区化、跨学科的背景下,主要突出国际问题学科定位,使地区研究成为联结国别和全球问题研究的重要层面和节点,地域无问东西南北,理论和方法兼收并蓄,以“新地区研究”引领地区研究风气之先。本书依托云南大学特色鲜明的中国西南面向的地区和国别研究力量,同时这一研究面向的东南亚南亚正是中国周边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
维谢格拉德集团,简称V4,是欧洲重要的次区域组织,其在欧洲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不可忽视。维谢格拉德集团是中欧精神的承载者、区域合作的舞台以及捍卫成员国利益的平台。维谢格拉德集团不仅在欧盟内部具有影响力,并且与欧洲内部的国家与地区以及亚洲国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维谢格拉德集团不再只是欧盟决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越来越在涉及自
2021年新版学科目录将区域国别学设置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新的一级学科,以历史、政治、外语作为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交叉的三个支撑学科,为国别区域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推动学科建设,本书收集、整理十多年来各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的论文,分为区域国别学历史使命、
非洲华侨华人是中非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随着中非经贸交往、人文交流和人员交际日益密切,在非华侨华人数量已超过百万。非洲华侨华人积极融入并参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建设,为非洲国家和非洲大陆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内容涵盖了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和人文交流等众多领域,按照主题划分为中非友谊篇、中非合作篇、中非故事篇、中非交流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