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个乡村女孩在成为母亲之后,通过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写就的中国乡村百年传续的教育家谱,对家庭教育中的亲缘共育、恩德训育、吃苦伦理、青春期悸动、贵人相助、阶层摆渡、现代养育焦虑、完美母职、象征性父权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一个农村家族的五代人在百余年间如何面对苦厄、动荡、无常把孩子拉扯大的复杂经
郭光灿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奠基人。20世纪80年代,郭光灿率先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并身体力行地推进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20世纪90年代,郭光灿又率先将目光投向量子信息领域,在缺乏支持和经费的情况下努力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验,
本书是一部关于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口述访谈文集,内容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围绕百年间要事、民生关键小事等主题展开。其访谈对象既有政府工作人员,也有企业家,更有普通百姓,全方位地展示建党100年以来萧山的巨大变化。这些口述者,都是萧山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他们有的是民营企业的掌门人,有
《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选取100位著名共产党员科学家的入党志愿材料及其先进事迹,展现了以钱学森、严济慈等为代表的党员科学家们践行入党誓词,发挥党员科学家先锋模范作用,忠党爱国、献身科学、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伟大情怀和感人事迹,以激励新时代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高举忠党爱国的奋斗旗帜,弘扬科学家精神,赓续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1592—1598)系近世东亚发生的一场重要战争。明朝军队远赴朝鲜半岛,异国作战,异常艰苦,但英勇奋战,屡建奇功,最终将日军赶出朝鲜,使得“藩邦”朝鲜得以“再造”。但是因为党同伐异,《明实录》等明代史书未能如实记述他们的战功,故意贬低。清初官私史书又加以扭曲和抹杀,致使明军将士群体人数不清、形象不明。
本书记录了中国科学事业前进道路上中国科学院发生过的动人故事。书中记录的不是大事要情,而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事凡情。有些人和事虽不起眼,也许只是无数次科学实验中的一次,也许只是无数次野外科考当中的几步路程,也许只是浩瀚科学海洋中的浪花一朵,但却是在中国科学院成长、发展、壮大过程中确曾发生过的。这些小事凡情很多尘封在老一代科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系首部少数民族女诗人专题研究著作。本书以元代到民国时期大理地区历代白族女诗人为研究对象,对23位女诗人及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白族女诗人形成的原因,揭示诗歌题材内容、艺术审美上的内涵及特性,将白族女诗人诗歌创作与我国古代女性文学加以观照,指出白族女诗人在古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本书记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农业工程专家蒋亦元丰富精彩的人生经历。蒋亦元院士致力于多种农业机械的创新研究,倡导理论密切结合实际,在收获、耕作、清选、畜牧等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他学贯中西,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业工程高级人才。他的科教人生亦是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的缩影。
《学于自然有道:严复科学思想研究》在梳理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以严复科学思想为主题展开研究。首先从科学文化东渐的角度分析了严复科学思想形成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系统阐释了严复的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并对应这三部分分别深入挖掘了其背后更为根本的哲学理论或更为具体的思想观点,即进化主义思想、科学主义思想和实证主义思想;在此基
《中国古代科学家列传》(上、下册)以章回体小说的方式,从全新的视角,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博物学、物理学、化学、技术类和综合类等领域重现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科学家的风貌。其中,上册主要涉及天文学、数学、农学和医学,下册主要涉及地理学、博物学、物理学、化学、技术类和综合类等领域。本套图书的编写目的不仅仅是让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