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搜集25种明代学者撰写、一直以来尚未影印的稀见史部文献集中影印,并撰写提要,予以简单评介。以明代史料为主,如陈建《皇明历朝资治通纪》、吴士奇《皇明副书》;也有较多通史和其他断代史、史评等,如魏显国《历代史书大全》、唐顺之《左氏始末》。本项目以提供新史料为宗旨,底本涉及海内外图书馆。为保存稀见史料,广其流传,充分利
本书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横排门类,纵述历史。前设图片、序、凡例、目录、总述、大事记,末附专记、附录、索引、编后记。大事记纵记学校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项。主体共分12篇,按门类划分,依次为:组织机构、教育教学、学科与科研、创作与演出、对外交流与合作、教职工、学生、党的建设与校园文化、服务保障、院、系
《辽史》一百一十六卷,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记载始于后梁开平元年(907)耶律阿保机夺取汗位,止于辽保大五年(1125)天祚帝战败被俘,凡218年间史事。《辽史》始撰于至正三年(1343)四月,止于至正四年三月,历时十一个月。元修《辽史》系对耶律俨《实录》及陈大任《辽史》稍加修定、编
《晋书》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叙例和目录各一卷,共计一百三十二卷。因目录置于书首,叙例佚失,故现存一百三十卷。其所记史事,凡西晋四帝五十三年,东晋十一帝一百零三年,共计十五帝,一百五十六年(265—420)。关于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及汉人张轨、李玄盛所建(前凉、西凉)偏霸政权的史事
《北京旧志集成·密云志辑》收录历代官修密云县志,包括[康熙]密云县志十八卷、[雍正]密云县志六卷、[光绪]密云县志六卷卷首一卷、[民国三年]密云县志八卷首一卷、[民国二十七年]密云县志等,采用线装形式出版,该书即是研究密云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的宝贵资料,也是收藏和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不仅较为完整地对北京地区传承至
《北京旧志集成·延庆志辑》褒集历代官修延庆县志,较为完整地对北京地区传承至今的明清以及民国各历史时期的延庆县志进行整理出版,主要包括[嘉靖]隆庆志十卷附录一卷、(万历)永宁县志六卷、〔顺治〕延庆州志九卷续补一卷、〔乾隆〕延庆州志十卷卷首一卷、延庆卫志略不分卷、〔光绪〕延庆州志十二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北京旧志集成·平谷志辑》收录历代官修平谷县志,包括《[康熙]平谷县志》三卷、《〔雍正〕平谷县志》三卷、《〔乾隆〕平谷县志》三卷、《平谷县志》六卷、《平谷县志》四卷、《平谷县志料》六卷等,采用线装形式出版,该书即是研究平谷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的宝贵资料,也是收藏和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不仅较为完整地对北京地区传承至
《南京通史》由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撰,邀请全国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哲学、民俗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专家学者进行选题论证和审稿,邀请江苏省历史学科近三十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包括贺云翱、胡阿祥、范金民、夏维中、卢海鸣等。 全书以中国历史时序排列﹐分为史前时代至秦汉卷、六朝卷、隋唐五代宋元卷、明代
黄河流经内蒙古的河套一带,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有黄河灌溉之利,为宁夏与内蒙古重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本书由鄂尔多斯博物馆编,主要介绍了内蒙古黄河历史文化,精选图片500张左右,采用彩色印刷,展示不同时期的黄河,可以让读者清晰直观的看出黄河的历史发展。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从国家疆域到地方区域,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是研究历史地理极重要的任务。而各级地方志基本上都首标疆域,并绘地图,另外对于山川、道路、关隘、桥梁、文物古迹等也都一一标明。因此,地方志的整理很有必要。《宛平大兴志辑》褒集历代官修宛平、大兴两地区县志,较为完整地对北京地区传承至今的明清以及民国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