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吴元丰、厉声等专家学者在2012年8月集团公司出版的《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一书的基础上,翻译整理而成。该书将《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11-20册)辑录的档案文件,都逐一翻译成汉文,原则上保持原书的编排秩序,每一册分满文本和汉译本,将满文本与汉译本对照,方便专家学者们的使用和研究。本书的时间跨度从乾隆二十年(1
本书对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内容涵盖党、政、军、群、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等门类,类别主要有文件、决议、报告、信件、电文、报纸、刊物(含中央苏区报刊)和讲话、训令、文章等。这些文献真实记录了方志敏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展示了党的忠诚战士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反映了党在局部执政时期一心为民的崇高
本书收录六十二种北京地区的旧志。除上述所收文献外,北京地区仍有部分旧志未能予以影印,经北京市方志馆多方奔走,又陆续采集到二十种旧志和类似志书的著作,包括清朱彝尊《日下旧闻》(康熙二十七年刻本),清孙承泽《天府广记》(清钞本)等。此次出版仍沿用《集成》体例,并为一辑,名之为《续辑》。其中,原书模糊不清、漫漶之处,予以保留
本书系民国时期云南重要的历史要籍,全书八十卷。上起1912年,下限至抗日战争结束。此次重新整理出版,聘请原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王水乔研究员,以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原稿,对书稿的体例卷帙重新厘定,对书稿中存在的讹脱倒衍漫漶不清进行辨识校勘,对艺文、石、人物等章节薄弱之处进行补写,使之成为一部内容完整、首尾通贯、符合目前学术界研究
地方志书除了“资政、育人、存史”三大功能外,还具有“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存史价值。明嘉靖《吴江县志》共28卷,首1卷,首卷为旧序、绘图。其余28卷以“志”分类。地理志设沿革、疆域、山水目;建置志设城池、桥梁、栅坝、公署、学校、表坊、古迹、园第、墓域、形胜目;食货志设户口、土田、物产、贡赋、徭役目;
本书是《宋史》校录本,以光绪元年浙江书局刊本为底本,据元刊本校勘,补出卷二百九十二《田况传》一叶。
外务省通过此次调查,全面掌握在华外国公共设施,可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更好地制定今后对华政策,亦是目的之一。 本论丛主要分为两卷,第一卷主要是外务省下达的指令及日本驻中国北方地区五座使领馆提交的报告,第二卷主要是日本驻中国南方地区五座使领馆提交的报告。本次收录的日文档案具有较高的学
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考虑,二战前有关日本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日本侵华政策方略的论著和资料被大量翻译。从事中日文化研究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实藤惠秀在研究这一段历史中谈到:“这时中国研究日本的决心甚为强大,出版了许多日本丛书之类,固然有彼等本身研究所得者,但大多数是翻译日本人关于日本的著述的。尤其
一九一一~一九二七年间,汉译日文书达到五百三十七种;而一九二八~一九三七年间,汉译日文书达到一千五百八十三种。内容涉及文学、哲学、经济和法律等学科领域,特别是日本有关唯物史观的著作几乎都被翻译成中文,很多经典名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考虑,二战前有关日本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
本书所收档案以雍正、乾隆时期为主,均为蒙文档案,包括谕旨、示、薄册、咨、呈等多种文类,为国内首次系统性刊发,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献价值。在整理过程中同时对档案目录中的发文时间、发文单位以及档案主题等内容进行了校核,修订了现有目录的若干失误之处,方便读者使用,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