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气势磅礴的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主要结构特征和施工建设进展为线索,加入了与主要工程特征相关的文字和图片介绍,以多个组照的方式分别讲述工程的局部建设过程和特征,用简洁的摄影语言讲好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建设的中国故事,使之具有史料价值与科普属性,有一定的鉴赏性。该影集给工程建设者和爱好者留下丰富的回忆与对该水电工程的情感,既可
本书共收录635种云南鱼类图片,分属于13目43科。本书以图片为主导,将有图片的每一种鱼类从学名、曾用名、地方名、分类地位、主要特征、地理分布和现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书末附有中文学名和拉丁文学名索引,便于读者图文对照使用和检索。
本书共分上下两卷。全书对我国兽类名录进行了梳理,增加了我国兽类共计59种,包括食虫类3种,翼手类12种,灵长类2种,食肉类5种,鲸类12种,偶蹄类4种,啮齿类19种,兔形目2种。每种物种文字介绍包括中文名、拉丁学名、英文名、分类地位(目、科)、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物种评述及保护级别。
盲蝽科在自然界常见,并且种类丰富。本志是《中国动物志》盲蝽科第三卷,包括单室盲蝽亚科Bryocorinae、细爪盲蝽亚科Cylapinae、齿爪盲蝽亚科Deraeocorinae、树盲蝽亚科Isometopinae和撒盲蝽亚科Psallopinae,其中含有许多农林害虫和一些有益昆虫。本志提供了中国单室盲蝽亚科、细爪盲
阎甲总科隶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中的隐翅虫大类(多食亚目三大支系之一),包括扁圆甲科、长阎甲科和阎甲科3个科,以捕食性物种为主,大多适应于腐木、腐草、腐菌或动物腐尸等腐生性微环境,少数类群为嗜蚁性甲虫。《BR》本志是对中国阎甲总科分类学研究的系统总结,是著者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通过全面的分类学修订,在检视绝大多数模式和定名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了贵州省情和自然资源现状,对贵州鱼类资源和渔业管理进行了概述;下篇用中、英两种文字描述了贵州鱼类的学名、地方名、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和价值等内容,共收录8目23科16亚科122属288种,每种鱼类都配有图片,书末附有中文学名和拉丁名索引、附表等,重点记述了贵州鱼类种级阶元。
本书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六百种鸟的鸟卵,其标本主要收藏在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从豌豆大小的蜂鸟的卵,到可重达5磅的鸵鸟的卵,鸟卵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些了不起的动物的生命形式从各个方面揭示了生命演化的秘密。书中描述了这600种鸟卵及鸟类的分类和栖息地、颜色和图案、发现与命名,等等,精美的图片真实呈现了每个鸟卵的颜色和实
全书共15章,内容包括动物体表结构、骨和骨连结、肌肉、内脏概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雄性生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和被皮系统,涉及牛、羊、猪、马、驴、犬、猫、骆驼、羊驼、马鹿、熊、长颈鹿、糜鹿、原麝、兔、鼠、鸡、鸭、鹅、鸽、斑头雁、孔雀等27种动物。共收集图片
本书介绍了蛇类的生物学意义、蛇类分类学进展与近年新种发现情况、中国蛇类资源概况与保护、中国蛇类研究热点与展望、蛇类鳞被计数方法等。各论以赵尔宓院士著的《中国蛇类》为基础,以中国蛇类系统进化树为序,结合蛇类分类修订、新物种和新记录描述,图文结合地介绍了中国野生蛇类13科74属254种,附录包括主要参考文献、中文名索引、拉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第五卷淡水鱼类(上下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的第五卷淡水鱼类,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了红色名录评估的背景和评估方法;详细分析了中国淡水鱼类的多样性现状,如物种数目、科属比例、地理分布等;详细分析了红色名录评估的结果,概述了各受威胁等级的物种数目、比例,对灭绝、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