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天一阁所藏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的成果之一。择取天一阁藏明人文集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百四十部珍稀文献,逐一撰写详细的提要、拍摄书影,具有重要价值。书后附天一阁藏明人文集善本简目,依著者音序罗列五百四十部文献,以便读者使用。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红印本作为雕版完工后用朱色刷印的试印本,主要是作为校勘底本,用红色比较醒目,也便于刻工挖补订正,是雕版印刷史上的一种创新,也是雕版印刷术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红印本是首次印刷的版本,是除了稿本以外,最接近著者原始思想的版本,具有版本学上的研究价值。红印本在我国印刷事业发展的
《湖海楼丛书》十二种,计一〇九卷。陈春是清代藏书家,家有湖海楼,藏书甚富。陈春与同乡汪继培友善,汪氏亦富有藏书,且搜访不倦。陈春父亲七十寿辰,汪继培以精校《列子张注》为寿礼,陈春为之刊行,是为丛书刊刻之始。此后,陈春据陈、汪二家所藏善本,择其有裨经史考证者,次第刊刻,汪继培、王晚闻为之校勘。《湖海楼丛书》所收以诸子、考
《烟画东堂小品》是缪荃孙晚年辑刻的一部杂纂类丛书,据《艺风老人年谱》,此书刻于民国八、九年之间。缪荃孙刻书,较为侧重希见的小书,部头均不大,却是罕见之书,作者或为重要学者,或为重要作家,价值较高。以《烟画东堂小品》中所收之书核之,如陈鳣《简庄随笔》、沈钦韩《读金石萃编条记》、翁方纲《题嵩洛访碑图》《复初斋王渔阳诗评》、
吴之英(1857-1918)字伯朅,号蒙阳渔者,四川雅安市名山区人。清末民初四川著名学者、经学家、书法家。曾任资州艺风书院及简州通材书院讲席、灌县训导、成都尊经书院都讲、锦江书院襄校、国学院院正。曾响应“康梁变法”,组织“蜀学会”创办《蜀学报》,并自任主笔。戊戌维新失败,愤然回乡隐居,研究学问,专心著述,有《寿庐丛书》
和汉三才图会由汉文写成,日本正德二年(1712年)出版。按字义来说,书名的意义就是:“日本、中国的天地人三界的图册集”,可以看作以绘图为特色的图解百科全书,编纂者是大坂的医生寺岛良安。动机则是被老师和气仲安“医者有必要拥有了解宇宙万物的智慧”的言论所影响。书各项目里罗列中国与日本文化生活的考证,详细描述各事物的同时再配
遵义市历史上记述的文献著作,最早始于西汉时期,二千年来,名人辈出,著作如林,尤以明清时期最为繁盛,至新中国成立前,各类著作不下千种。《遵义丛书》的编纂是迄今为止遵义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文化工程,有利于传承遵义市历史文化。本书为《遵义丛书》的续编,收录民国时期出版的、与遵义相关的报纸近8种,包括《赤水民治报》《黔声日报
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主要从事交大党史校史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年鉴编撰出版等工作。“交通大学百年期刊搜集整理、影印出版和数字化工程”第一期是2018-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校园文化类项目。该项目拟将全面搜集整理上海交通大学1896-1949年公开刊印、具有交大版权的各类期刊(包括学术学科、校闻综合、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