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出非洲以来,人类从未停止重新建立联系的努力。商人送来远方的物产,冒险家为我们揭示地球的神奇,武士不断开疆拓土……几千年以来,形形色色的人们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塑造着我们的社会和星球。 本书探究了物品的全球旅程,并试图了解,这些物品和思想源自何处,如何从原住地出发周游世界,一路上又历经了怎样的转变。为了透彻地了解策马扬
《东方哲学与文化》第二辑主编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小跃担任,执行主编由沈文华担任,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均由相关哲学专业的专家、学者构成。本辑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道学研究”,编者选取了有关道教历史、道教分派、道教文化内容、道教文本、道释画以及海外道学研究等多领域多视角的文章,
不同的地域特色形成了多元的文明,作者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文明现场实地开展访谈、住居体验、文化现场与习俗考察、社会文化环境调查等,在废墟、遗址、残砖断垣、现实生活中,探寻文明发展基因,开展比较研究,考察组织、社会、国家的演进模式,进而形成主线:文明的奠基与起源、博弈与兴衰、智者与启示、信仰与宗教、变革与崛起、冲突与融合
《东方的文明》是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代表作之一。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虽然确实存在铁路或车道的基本形式,尤其是约公元前600年迪欧科斯和科林斯地峡之间的轮船辙痕,但要花上几千年的时间,到19世纪初,人们才初次享受了首个付费铁路客运服务。再过200年,人们才有可能乘坐火车前往世界上一些最偏远和最非凡的目的地旅行,并追踪在地球悠久的历史中留下的许多奇怪而美好的自然或文化遗产
第四卷《封建时代》,本书采用社会和制度主题写法,以史实为依据,用图文形式,运用生动的笔触详细记述了中世纪历史视角下欧洲、阿拉伯、亚洲等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脉络。现代文明的一系列主要因素,都可以在封建时代的欧洲追溯其源头。
《南开史学》强调以“南开史学”为主要特色,突出“实学”的研究风格,以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带动研究领域及题目的变革,具有鲜明的南开特点。《南开史学2020年第2期(总第30期)》为《南开史学》2020年第2期,总第30期,下设“中国政治思想史专栏”、“史学研究动态”、“中国近代史研究”、“华北区域史研究”、“
人的目标和人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人类行为与人类文明之间有没有内在逻辑?人类一切行为的目标、路径和结果之间有没有关联?本书试图从文明史尤是其科技史、经济史和社会史的视角,发掘人类行为的内在逻辑,为各种价值观和道路选择等问题寻找更具普遍性的解释。全书共分12章,分别阐释人类行为的目标和为了目标而展开的各种科技、教育、文化活
本书旨在通过对一个个具体事例的分析,为理解国家兴衰提供一种视角。本书既关注西方国家的发展,包括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也关注古代中国朝代的兴替,包括蜀汉、曹魏、唐朝、宋朝等。全书分“他山之石”“历史之镜”“无定之规”三个部分。“他山之石”探讨了古罗马帝国的衰落、荷兰的大国崛起与衰落、能源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
本书是一部关于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列里赫及其所倡议的《列里赫公约》的综合性研究著作。《BR》本书主要为2005年4月15日在圣彼得堡律师事务所举行的国际科学实践会议以及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5~15届“列里赫遗产”国际科学实践会议的资料,充分肯定了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列里赫本人以及《列里赫公约》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