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边境线长达4060千米,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在党的民生政策指引下,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实行了兴边富民、边疆解“五难”等惠民工程,民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受特殊自然环境及历史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云南边境少数民族民生改善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以民生理论为基础,从民族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中国社会调查史料选编》是“中国社会调查史系列”中的第三部著作。前两部著作分别是《中国社会调查简史》《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故事》。在浩如烟海的中国社会调查史料中,《中国社会调查史料选编》筛选、引用了53部著作中的58项史料,共引用原文258段,注释2547条,点评221条,另附有插图115幅。每项史料,均按照“简介”“原文
本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智慧养老的落地难点、时代背景和常见的认识误区。第二部分介绍了主要的智慧养老技术、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及智慧养老应用特有的一个基础——适老化。第三部分讨论了项目类别的划分、项目维度与要素分析、用户与参与者分析、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评估和项目设计方法等内容。第四部分介绍了一些应用场景和两个
本书汇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策略,围绕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从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康复扶贫、家庭无障碍改造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东西协作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社会参与扶贫、树立脱贫先进典型十个方面,关注残疾人脱贫攻坚实践中普遍遇到的共性问题,总结提炼出各
本书总报告从10个方面概述了2020年甘肃舆情的基本状况及热点和特点,并分析预测了2021年甘肃舆情的基本态势;社会热点篇重点分析研判了民众对“十四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地方政府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的看法与评价;群众认知篇主要以小微企业主、农民群众、专业技术人员、基层干部等阶层为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发展带来巨大变革,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国家政策不断适应、引导,城乡人口流动的社会政策和就业市场背景不断变化,农民工就业与社会融入以及他们的社会认知也在变化。新一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面对着怎样不同的就业、公共服务与流动境况?他们是否因此有着不同的社会认知评价?这些都是本书试图探讨与回答的问题。
本书对作为志愿服务的核心构成要素进行概念上的梳理,对志愿精神、志愿者、志愿组织进行理论阐释,同时关注理论阐释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变化与差异;尤其关注在社会系统加速变迁的新历史时期,志愿服务实践与新的技术媒介相结合,不仅拓展了志愿服务的实践方式与空间,还开辟了许多新的志愿服务领域;在对国内外志愿服务理论系统梳理与
本书以流动民工夫妻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流动对农民工婚姻家庭的影响,分析了流动民工的婚姻是如何维系的、维系的动力和机制是什么、流动民工的婚姻又是如何走向解体的、解体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本书研究发现:伴随人口流动,流动民工的家庭呈现流变的特点;面对流动的冲击,绝大多数流动民工夫妻会采取各种措施去维系婚姻;受
本书运用2009年“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问卷”收集的数据,以上海居民的职业状况、生活状况和社会态度为研究对象,兼与其他七个城市居民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诠释中国城市居民的求职与流动过程、职业劳动特征、工作清意度、居住结构、收入和消费结构、社会交往、社会距离、社会参与、社会保障、身心健康、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