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以太行山区乡村妇女为个案,采用实证和口述史的方法,通过梳理集体化时期乡村妇女参与社会化生产运动,揭示党和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动员妇女走出家庭走上社会,最终将乡村妇女逐步整合入国家体系,并论述乡村妇女在参与到这一系列运动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念及精神面貌所发生的变化,
25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成为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和赋予妇女权力的蓝图、基准与议程。作为大会东道主的中国政府,为两个文件的制定和通过作出积极贡献。 2020年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二十五周年。本书是为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二十五周年而精心编写的专业论文集,
本书聚焦于女性的发展变迁,并将女性的发展变迁放在社会的发展变迁的视野下进行审视,深刻阐释女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其中,社会发展的主线贯穿于全书始终,包含了近现代以来到现在中国女性在社会发展变迁中的自身的发展变迁,将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有机结合,既具有历史挖掘的学术性,又具有现实审视的应用性。可以说,全书选题视角新
本书以宋元时代为背景,详细考察了时代巨变下中国妇女地位尤其是财产权的衰变历程,认为这一变化主要是宋代道学家的大力提倡与元代蒙古习惯与法律合力促成的结果,而后者的作用尤其重要。这一变化深刻影响到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
国内外女性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妇女的发展和实现性别的平等。因此,在新时代解决中国女性面临的新问题,必须从性别视角出发,重视女性发展问题,针对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纵观中国女性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我们发现贯穿始终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性别不平等。从古代到近现代,从封建王朝到社会主义,从传统落后到现代文
2020年是北京世妇会召开25周年、全球妇女峰会召开5周年。为重温北京世妇会精神,服务北京+25纪念活动,准确理解联合国有关妇女问题的文件、条约,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推动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特编辑出版《联合国妇女领域重要文件汇编》。《联合国妇女领域重要文件汇编》收录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二战以来,妇女参政是全球妇女运动和各国政府促进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议题。法国于2000年通过了《男女竞选公职平等机会法》,成为世界上个通过并执行政治参与平等法的国家。但法国在该领域中既有突破也存在诸多问题。本书梳理了法国妇女在二战后获得选举和被选举权以来参与政治生活的历史,并通过法律法规建设及其实施情况、政党促进性别平等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擅长行书、楷书,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家数。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提出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审美标准。他另辟蹊径、别开生面的书写风格开辟了北宋“尚意”的书风。本书法集收录了苏轼的传世书法精品,力图全
2016年以来,为响应党的群团改革要求,讲好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发展的故事,使妇运史研究更好地为基层妇女工作服务、为妇女发展服务,妇女研究所与《中国妇运》杂志合作开办“妇运史话”专题栏目。栏目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妇联改革和妇女工作的新要求、服务新时代妇女运动出发,立足新形势,结合当前一个时期的重点热点事件和妇女工
该书通过展现近代中国牛奶哺育的兴起过程,探讨其背后折射出的近代母亲的内心世界和她们所承受的历史命运。近代中国牛奶哺育的实现是近代中国婴儿哺育方式转变的结果,这一改变帮助女性解放了一部分母职,与传统思想产生碰撞,最终掀起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别秩序对母亲角色的重塑。该书作为新妇女史的一部分,不仅为母亲历史补白,更是以妇女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