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希腊人可以从0到1创造出惊艳后世的制度和文明? 为什么只要读懂了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解读西方大部分经典和隐喻便一马平川? 希腊神话、城邦制度、雕塑建筑、悲剧哲学……古希腊的荣光照耀着整个人类历史,堪称西方文明之源头和典范。 照见古希腊文明的上下2000年,领略古典之美,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赵林教授研究西学4
澳门每年不同时段进行的仙佛节诞活动,大都传承了百年甚至数百年,时至今日,依然年年举办,热闹非凡。节诞的不少项目已列入或正在申报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年节诞》一书对澳门土地诞、包公诞、北帝诞、妈祖诞、鱼行醉龙节、浴佛节、谭公诞、哪吒诞、鲁班诞、观音诞、关帝诞、康公诞、华光诞等13种百年节诞活动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相
本书分为总报告、各大宗教报告、热点报告和专题报告四大部分。“总报告”以“坚持中国化方向开启中国宗教发展的新时代”为题,在推进各大宗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为构建一个新的全球伦理作出积极贡献,是中国宗教研究者的学术责任和神圣义务。“各大宗教报告”,从七个维度讨论了总体的发展情况和主要问题。“热点报告”,聚焦于“神圣”问题与中华
该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组织24位同事共同编撰、梳理的1949年以来中国学者对五大宗教及其他新兴宗教的研究成果,并邀请了11位学者对不同章节进行了细致审稿,紧扣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考虑到跨学科、不同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发展趋势,完善了自身的科研组织方式,促进了宗教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及互动,在一
宗教社会学(第六辑)
在当今“全球化”的国际局势中,文化意识和文化战略的地位已越来越突出,而在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中,宗教研究是其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宗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受历史变迁、外部环境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此外,由于背景复杂、定位困难、领域广泛以及问题敏感,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作为仍在形成中的学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既
宗教自诞生以来就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关联,一些宗教甚至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表和象征。因此,对待宗教应该具有一种文化感,形成我们探究宗教的文化意识,表现出评价宗教时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鉴赏。本书包括对宗教与文化的综合论述、整体思维,并深入探究宗教与文化战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对话以及生态文明发展等
宗教思想历史悠久,涉及我们理解宗教所必需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如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价值、宗教思想精神及其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反映、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以及对宗教自身核心理论探究所必须触及的宗教神学等方面。本书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讨论,一为“宗教与思想、精神”,二为“宗教与哲学、神学”,三为“宗教与伦理、科学”,从宗教思想与现实
宗教与社会的关联,是人们关注宗教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宗教学从一开始就注重研究宗教社会问题、形成宗教社会理论,其热点和焦点就是厘清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分析宗教在具体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受其社会的决定和制约以及对其社会的影响和反作用。本书集中探讨中国社会的宗教问题,包括宗教的社会理解、宗教与社会互动及和谐关系、宗教与社
中国古代欧亚移民与外来文明(“夷教”)的关系,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也是大众普遍感兴趣的话题。本书从历史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入手,刻画了移民与外来宗教之间的关系,特别从宗教学理论与实践这一视角说明了移民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适应和融合,对于推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几个篇章既相互独立,又由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