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观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似是而非甚至错误认识,搅乱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本书全面深入地解读列宁的社会主义观,以期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与建设实践有所裨益。本书在对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别对十月革命胜利初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列宁法律思想的形成(1893年——1904年);从俄国第一次民主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列宁法律思想的新发展(1905年1月——1917年10月);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斗争中,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和法律思想的贡献(1917年10月——1924年1月)。
该书从无产阶级与农民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与知识分子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民主政党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中的民族问题、统一战线中的宗教问题、国际统一战线等方面对列宁统一战线思想进行归纳和阐述。同时,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追溯列宁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
本书回顾了列宁晚年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文明建设的论述,重点梳理了列宁晚年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关于民主、法制、权力监督、国家管理、执政党建设等思想的重要论述,最后强调指出列宁晚年政治思想的当代启示。
本书对列宁的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着重从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两个方面来探索列宁文化理论的具体内容,找出支撑列宁文化理论的内在骨骼,发掘出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具体来讲,书稿从纵向历史演进的角度探寻了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勾画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理论的论述及其俄国历史文化传统为逻辑渊源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发展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列宁在1895—1899年写成,主要回答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国内市场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本书梳理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写作背景和过程、版本演变和在国内的传播史等。同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列宁该著作的研究现状。并对该著作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地位等进行了当代解读。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阶级社会和国家、国家与革命1848年-1851年的经验、国家与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马克思的分析、续前恩格斯的补充说明等。
解读《论粮食税》
本书从列宁全集中精选出列宁的60多篇著作,解读其写作的历史背景、写作原因、重点内容解读等,剖析其历史意义。
本书从列宁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出发,全面阐述列宁主义诞生历程、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新型民主的理论等八个方面,对读者理解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