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要时代见证者的文字中,感受德意志民族群星闪耀的精神与文化。德意志人——骄傲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民族?如果你让这些人自己进行评价,就会发现所谓的民族自豪感不甚准确。从瓦尔特·冯·德·沃格尔韦德到路德、康德、席勒,再到海德格尔、布莱希特和当代作家马丁·瓦尔泽,《德意志人》集结了德国文化名人和著名知识分子的各种
从1495~1500年的伟大改革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德意志与神圣罗马帝国》书写了德意志乃至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代。在两卷书中,乔基姆·惠利摒弃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衰落期的传统观点,展示了帝国机构如何发展以应对16世纪和17世纪的危机,特别是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第一卷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统治时期的改革开始,对宗
虽然欧洲一众“帝国”在1945年以后走向衰落,这片大陆再也不像1914年以前那样,充当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是欧洲此后也进入了一个异常繁荣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西部经历了彻底的社会民主化进程,出现了现代福利国家、自由的公民社会和稳定的民主政体;欧洲东部也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工业化运动、扫盲运动和社
本卷是“贝克欧洲史”丛书的第七卷。19世纪下半叶,欧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速度之快,实属罕见。化石燃料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员、商品和理念在整个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流动,通信的发展更是让这一进程大大加速。未来似乎是开放和充满活力的。然而,巨大的变化也引发了质疑。对物质主义、环境破坏、不平等、压迫、殖民主义和暴力
1789~1850年,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个时代从毁灭性的战争阶段过渡到了漫长的和平阶段。政治动荡和经济活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欧洲却从世界中急剧撤退:全球帝国在很大程度上解体了,美洲的新国家取而代之。本卷是“贝克欧洲史”丛书的第六卷,安德里亚斯·法尔迈尔生动地描述了革命与改革时代的欧洲,并探讨了政治动
本卷是“贝克欧洲史”丛书的第三卷。贝恩德·施耐德穆勒以精湛的写作技艺,完成了一部思想性与文采兼备的欧洲史著作,其时间跨度为1200~1500年,从斯陶芬王朝统治讲到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作者从蒙古入侵、鼠疫暴发和发现美洲这三个重大事件出发,纵向剖析了欧洲事件史、政治史、社会史、宗教史和心态史上的深刻变迁。罗马和拜占庭,
本卷是“贝克欧洲史”丛书的第四卷。自宗教改革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欧洲处于信仰纷争的阶段,这种紧张状态蔓延到整片大陆,甚至演变成激烈的政治和军事冲突。在此期间,随着扩张的开始,欧洲在地理上突破了自己的地平线,其社会经济也因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这一阶段的欧洲历史也充分彰显了传统与革新的角力。
本卷是“贝克欧洲史”丛书的第五卷。从1648年到1789年,这个“漫长的18世纪”里,欧洲各国以及受它们影响的世界其他地区经历了深刻的政治变迁。专制国家陆续兴起,它们在国内战胜竞争对手,也不断向外扩张势力。没完没了的血腥暴力,例如与土耳其人的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北方战争、西里西亚战争,以及史上“第一场世界大战”—
如今欧洲人的记忆中,几乎没有一个时代像1914~1945年一样历历在目。在此期间,数百万欧洲人在前线激战、后方轰炸、饥荒、瘟疫、大屠杀、种族清洗和内战中丧生。有关经济动荡、物质匮乏和社会冲突的记忆亦刻骨铭心。可与此同时,世界大战的时代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科学突破、激动人心的文化实验以及知识界的百花齐放。本卷是“贝克欧洲史”
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产物。电力的普及对于人类社会影响深远、持续至今。电力工业在世界各地的创生与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本书借鉴“大技术系统”框架,以政商关系为主线,描述了电力技术在德国日本两国的经济外观与政治外观,分析了电力工业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演化轨迹的异同。本书指出,不同文明中政商关系等因素的多样性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