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集要》三卷,清同治年间汉中留侯祠方丈任永真撰,初编写于西安八仙庵客堂,完稿于留侯祠,同治十一年刻印。上卷为丛林礼仪,中卷为节庆等活动流程和养生文献,下卷为邱祖训文等道经并任永真的传记等。是研究清代全真教的重要史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三乘集要》刊刻以来,在清代广为流传,是清代全真丛林的推荐阅读经典,民国时楼观台曾
浦东道教文化研究所应运而生。该所由浦东新区道教协会和上海钦赐仰殿道观联合成立,主要致力于开展当代道教研究。研究所出版《当代道教研究》系列丛书,每辑选定一个专题展开。本辑选题为“道教转型中的机遇和应对”,这是一个综合性选题,涉及当代道教建设与发展的诸多问题,本辑内容共分四章,分别为历史机遇、面临挑战、现代转型和创新发展。
道教自东汉创立以来,涌现出许多高道大德。他们秉承清静无为的修行理念助益世道、劝人向善,祈福消灾、济物利民。《历代高道传》遴选了十三位具有代表性的高道人物、玄门领袖,介绍他们的生平经历与修道实践。读者可从中品读和感悟道教发展的历史进程。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二章。上篇《生命内景》在考察百余种传统中医药学和道教医学典籍的基础上,以“一气周流”为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复现了古人视野下的人体生命规律,并浓缩为一张“医道太极图”;中篇《药方剖析》以“医道太极图”为模型工具探讨从《道藏》精选出来的81张药方的配伍机理;下篇《古为今用》站在宏观层面,审视了《道
本书将尊重道学传统与严谨学术研究相结合,以中国道学之历史发展为研究和阐述的核心。本书主要阐述中国道学发展演变之历史过程,概括中国道学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探究背后的内在规律,彰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学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并在民生日用、修身养性、人格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智
《道教学刊》为集刊,计划每年出版两期,其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老学与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老学与道教学术前沿,每期包括“学者访谈”“新史料”“专题论文”“动态与书评”4个栏目,本期包括《马西沙访谈》《关公帅的湖南调查》《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关帝信仰》《从传记到传奇:金元全真仙传的历史书写及仙
《全真道研究(第8辑)》是由山东大学赵卫东教授主编的专门研究全真道的学术性辑刊,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全真道研究(第8辑)》为第八辑,共收录文章14篇,内容为全真道思想研究、全真道教史研究、道教典籍研究及全真道学术研讨会综述等。
自明代正统年间编纂《正统道藏》以来,约六百年未从民间广泛搜集道教文献并进行编纂。本套丛书共二十辑,主要收录各地民间得之于道坛、宫观、乩坛、档案馆等的成册未刊文献,优先收录珍本、孤本、绝本文献。本辑共收录各地民间未刊文献二百余种,种类繁多,涵盖宗谱,道坛宫观文献两大类,其中苍南道教包含步庭堂、守真坛两个道坛的文献。内容丰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六朝南方神仙道教的史料、名实及其源流演变的辨析论证,二是论述神仙道教与文学(传记、小说、诗歌)的关系。作者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为依据,考辨细密,思理明晰。在很多问题的研究上,能突破前人而作更加深入的研究。
以往的明代道教史研究,将注意力聚焦于宫廷与道教上层精英的关系及其政治影响,而忽视了道教及其护教人群在明代地方社会中的广泛存在。本书则将视角转向明代分封于各地的藩王,在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书展现出,除了个人信仰的因素之外,资助道观及其宗教典礼、豢养道士、整理刊刻道教典籍,成为明代藩王巩固和展示影响力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