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内容体系上,坚持“一条主线,三个结合”的基本思路。“一条主线”,就是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这一主旨贯穿教材始终;“三个结合”,就是将自然观的演变与科技发展史相结合,将科学技术观与科技创新案例相结合,将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
本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系统观与系统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工程观与工程技术方法论等六篇内容。
本书为中国技术哲学与STS研究论丛系列之一,作者以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理论为视角,研究技术价值二重性的一般性理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技术价值二重性的特殊性理论问题,同时致力于数字鸿沟问题和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
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一个无法回避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创新到底有没有方法?苏联的根里奇·阿齐舒勒及其研究同伴们通过对250万份专利的研究,在1946年就发现创新有法可依,这就是TRIZ。通过这个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实现整个国民创新素质的提升。 T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读音首字母缩写,对应的英文名是TI
《溪河溯源:吴以义科学史论集》汇编作者的18篇科学史论文,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分别论涉中国科学史和西方科学史的一些重要课题,时或有对二者从科学史实到文化精神的比较探讨。作者于科学和史学两方面俱有深湛造诣。这些追根溯源的论文,取材广博,考证详确,思想密察,断制精审。如《牛顿传略》一文,是在通读牛顿的手稿、笔记、书信、著述原
《科学哲学读本》汇集科学哲学精粹,试图在有限的篇幅内提供关于科学技术反思的各种模式。既有科学哲学经典,也有技术哲学的重要文献;既有逻辑经验主义的标准观点,也有历史主义、实在论、科学实践哲学等各种后起的学说;既有分析哲学的严谨细致,也有欧陆哲学的深刻洞见;既有专业哲学家的玄妙运思,也有伟大科学家的切身体会;既充分展
《理性地捍卫科学:在科学主义与犬儒主义之间》尝试以批判常识主义、坦诚实在论和温和的自然主义立场,来克服关于科学的传统尊崇主义和新犬儒主义的两种极端立场,从而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和科学究竟干什么阐明一种新的真实理解。作者深入考察了科学探究的性质、科学方法、科学真理和科学进步等基本问题,以及科学与社会、文学、法律、宗教
大约200亿年前虚空中的一次莫名其妙的大爆炸,诞生了我们这个宇宙。大约46亿年前,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诞生。生命在地球诞生后的21亿年后出现。人类在300万年前出现。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史出现在区区5000年前。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史中引以为自豪的财富,它揭示了比人类自身古老得多的整个宇宙的奥秘,以及自身固有的秘密,并创造
本书以西方科技发展史为主线,依次阐述了古代世界和中国的科学技术、阿拉伯和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16世纪-18世纪的自然科学、牛顿时代的科学思想和自然观、第一次技术革命等内容。
本卷以彩色图片为主,辅以精练的文字说明,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科学各学科和技术分支的发展概况,其内容包括农学与生物学、医药学、天文学、数学、地学、物理学、化学、建筑、桥梁、纺织、矿冶、车辆、造船与航海、水利、造纸与印刷、度量衡、陶瓷与漆器、军事技术、西学东渐19门类,是一部比较全面且丰富多彩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综合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