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史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南亚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性学术辑刊,初步计划每年出版1期。本刊专注历史研究,鼓励跨学科视角、学术创新、学术争鸣、学术个性与学派意识。主要刊发关南亚历史研究的学术论文,栏目设置有南亚古代史研究、南亚专门史研究、南亚文明史研究、南亚史学理论研究、外论译介、学术史及书评等。《南亚史研究》将致
本书是一本探索上海城市历史和建筑文化的大众普及读本。全书立足“海派城市考古”这一视角,以独特而亲民的考古式视野和方法,上溯上海地区古代悠久的江南文化及其孕育下的城市和建筑文明,近观上海近现代以来城市的中西文明交融演进,以及当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更新与创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一江一河、老城古镇、筑路填浜、建筑家宅、兴邦百
本书梳理了莫卧儿王朝商业发展的历程,以1707年为界,系统探讨莫卧儿王朝前、后期商业贸易的发展及其演变原因,以丰富翔实、**可靠的历史资料,纵横交错的立体视角,细腻犀利的酣畅笔触,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示了莫卧儿王朝商业的开始与兴盛、衰落与挣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揭示了莫卧儿王朝经济、贸易等领域的色彩
本书作者从一沓尘封残破、字迹潦草又少有研究者问津的家信中,拼凑出一个生活在日本19世纪上半叶的名叫常野(Tsuneno)的女人从日本北部乡村到江户生活的跌宕起伏的一生。主人公常野这一生见证了日本德川幕府的衰落、武士阶级的式微、江户城市人口的剧增乃至现代日本的诞生。1853年主人公常野去世,同年7月,一艘全身漆黑铁甲军舰
马路不仅承载车马人迹的重量,也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愚园路,洋楼弄堂鳞次栉比,名人荟萃,独特的人文气韵在城市更迭中,孕育出典型的里弄文化。阅读建筑,品读时光,本书稿从建筑、美食、名人名迹等方面,梳理了愚园路的前世今生,具体涵盖了愚园路的名称由来,最值得光临的十大花园、公共地标、弄堂,等,结合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串联出愚园
本书为杨绍先教授多年关于日本多方面问题进行研究的论文集,辑录了关于日本明治政府教育改革、武士道、农业现代化、国际化、战争认罪、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论文。分为文化教育、国际关系、传统与现代、相关译文四个部分,包含《武士道的雏形——平安主从道德》《日本的战争赔偿与战争认罪》《21世纪中日关系的构筑与实践》《日本农业现代化之
本书全面介绍有关望加锡华人社群的完整图景,时间跨度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至20世纪新秩序初期。研究使用了来自荷兰、印尼和中国的档案、荷兰人的报告、马来文和中文报刊、宗教文物、家庭遗产等一手资料,以及较有影响力的书籍。有关第一批华商抵达望加锡的史料较少,中国明代史料,包括郑和下西洋相关史料都未提及望加锡,但在1617年
本书以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综合的研究视角出发,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对马来西亚玻璃口新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该村华人社会与文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是一本民族志的著作。马来西亚文冬玻璃口新村,是一个以广西籍华人为主的聚落,其占该村村民的95%。在历史的长河中,广西人下南洋来到马来亚,最先在槟城或新加坡登陆,在霹
本书跳出西方史学研究窠白,纵览新加坡从古至今的历史,重新发掘、整理和解读了新加坡在中华文明、马来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叉影响下形成的兼容并蓄、融合东西的独特思想与文化。
太平洋占全球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对生活在其边缘地带和岛屿上的20多亿人的生活和命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塑造不同太平洋文化的历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以各种不同的面貌出现在这些文化中。这本内容广泛的书籍探讨了海洋在人历史中的地位,汇集了太平洋从史前到当代漫长而多样的自然、经济、文化和政治历史。本书采用跨学科的方法